第202章(5 / 11)
今流行的点茶功夫太过琐碎有关。
虽然辽国很吃他们的这一套,但是市场这东西,一直吃旧的一套也没前途,而且点茶这么细致的饮茶方法也的确不符合游牧、渔牧民族那种粗矿的作风,每次看到那些糙汉子将茶捻刷的擦擦响,总让人想要上手阻止他们的冲动。
更重要的是,游牧和渔牧民族到底是马背上的民族,除了极少部分贵族阶层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更加倾向于简洁的饮用方法。
这次盐铁司报上来的就是他们鼓捣出的一种新的饮用方法。
茗茶。
这种饮茶方法起源自民间的散茶,做法已经同现代的茶叶处理方法类似,用烘烤翻炒的方法取出茶叶中的青气。
但是缺点就在于,这样的饮茶方法不像煮茶,更不像如今的点茶能够彻底得引出茶香气,所以在处理的时候他们就想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既然不能走浓香路线,干脆走精品小清新线路。
这种采茶只择选一芽一叶,比之之前更加精贵,泡水后姿态妍丽,颜色鲜嫩可爱,自然也更能卖出个好价格。
夏安然沉默了一下,直觉这一点赵祯不会答应。
果然,赵祯用可以说是严厉的态度拒绝了这一种饮茶的方法,因为这种制茶方法太过奢侈。
宋代如今的喝茶虽然仪式繁复,甚至出现了拉花等等玩法,但是其本质来说,茶叶还是茎叶共同晒干后碾碎,也就是说对比现代的吃法,其实这样对于茶树的利用率要更高一些,但是坦白说,因为使用的方法是晒干而非炒制,所以宋朝的茶叶未经处理之前是以褐色为主,和夏安然已经习惯看到的绿茶的碧青色不同。
对比之下,这种只摘茶树顶端嫩芽的方法就完全不符合如今的核心价值观了。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宋朝的王室的确比旁的王室在奢侈品上头要节制得多,但是夏安然此时想到的问题却是他能不能提前把乌龙茶鼓捣出来?
他仔细思考了片刻后,觉得自己还真的可以,因为他有捣鼓佛手茶的经验。
当年他还是永春县令的时候就曾经背靠福州成熟的制茶经验,将本地的佛手茶制成产品并且借由贾敏之手推广到了京城,卖的还挺好。
乌龙茶的成功面世以及其方便储存的特质,让当时已经萎缩的茶叶市场重新打开一条新的路线,并且在后来东印度的茶叶贸易市场中被撕开了一条口子,以乌龙茶特有的芬芳和印度、斯里兰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