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3 / 7)
郎瞅着这人还算不错,下马威给完了,也便按照李曜嘱咐的,稍稍给了点面子,“二兄在家,大人若不弃,可代为一续。”
“不弃不弃。”姜之航忙道即便从前做小吏的时候,他也没这么憋屈过。
好在,李三郎性子活泛,又天生长着一张和善的脸,态度十分热情,再加上颇受重用的莫先生,也算让姜之航面上好看了些。
他出发之前官家划了两条道道,最上面一条标明了朝廷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即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至于下面那条,自然就是官家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
姜之航原本想着,虽说不能达到最高的道道,至少也要在李曜能接受的范围内求个折中。
没想到,李家根本没打算和他坐下来好好谈,屁股还没坐热就带着他在韩家岭中一通转。
没有轿子,没有马车,全靠两条腿。
韩家岭占地极广,不是高坡就是沟壑,两三里地走下来,姜之航这种在京城富贵乡里窝惯了的人,简直叫苦不迭。
若不是李家人一道陪着,他险些要认为对方是在故意整自己。
不过,很快他就没心思计较这些了。
他的注意力被温暖如春的蘑菇房、挺拔粗壮的面果树、整齐规矩的葡萄架吸引过去。
包括大肚炉子、蜂窝煤、方便面、葵花油……都是京城没有的。
最让姜之航受触动的,要属村民们的态度。
听说他是朝廷派来的大官,大伙无不露出恭敬的神色,有年迈的老人前来拜会,还有年幼的娃娃捧着果子送到他跟前。
在此之前,朝中一直有人鼓吹“大宁百姓只知长安侯而不知官家”。回朝后,姜之航自认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官家,此乃诬蔑,大大的诬蔑。
即便在两军对垒、大宁危在旦夕之迹,李曜依旧没有在百姓之中宣传过朝廷的阴谋,没有说过官家的不是,没有让大宁百姓对他们所供奉的晋室皇庭感到哪怕一星半点的失望。
有那么一瞬间,姜之航甚至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倘若当年李将军攻入龙亭手刃暴君之后没有退走,石裘没有后来居上,眼下的大晋王朝该是何等光景?
他接过小锤子塞过来的一把炒瓜子,笑得真诚而又勉强。
他知道,这趟差事想来是办不好了。
叶凡穿着不起眼的衣裳混在百姓们中间,朝李三郎挤了挤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