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结局(6 / 12)
书籍,而是认真的研读了儒家和道家的学说,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人的读书不是猎奇或者是谋取功名,而是修身。
《札记训纂》、《道蕴编》、《顺论》、《谷梁大义述》、《周易燕说》、《尚书大传补注》、《禹贡笺》、《谷梁申义》、《庄子七篇注》等等书籍放在了他的案头供他研修学习。他是一个认真的人,做事情喜欢做到最高境界,这就是他的性格。一如研修武艺他最高达到了寂灭的境界,做官他也成就了为王境界,已经是大成了。现在只要他突破圣贤,成就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在红尘中修炼他可以圆满地结束了。
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自己的本身修炼,内圣外王为儒家的最高境界。但道家的最高境界至臻入化,成就仙人的境界他还没有实现。追求大成和完美是他的本性。所以,道家的最高境界肯定会实现。
如果说以前自己的存在是为了父母,让父母魂归故里,恢复他们本有的名誉。现在他做的则就是为了自己,修身养性,达到大成。儒家内圣外王的境界,道家成就仙人的境界都是他追求的目标。
现在他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近的他都看见他们就在眼前。
又如何不去将他们实现呢!
龙朝辉现在开始在岳麓书院讲学。讲自己治学之道、讲对策略之道、讲民生社稷之道。
在阅读了大量儒家经典,他并没有一头扎进去浩瀚的书籍海洋,而是和自己现实相结合,和他权利相结合,尽力向‘外王’方向发展。
同时他还是资政殿大学士,所以还要向资政殿学士们讲解自己理论体系。
让他的下属们知道自己意图,然后贯彻开来推广自己学说。
他的学说被整理出版成十二册的《儒道朝释》、三册的《孔子五篇注》、八册的《资政殿讲经集》、三册的《冠文王集》。这些学说悟道可不是他一日之功,五年前,他就是董仲舒的门下弟子,再加上这几年官居高位,日感高处不胜寒,又力推改革之道,有谁比他的对朝政了解的多?这些都是经历了多年的磨砺有所悟的经学将集,自然一刊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一时间杭安纸贵。精明的商人从南洋运来了轻涂纸,也填补不了纸张的空缺。
他的学说很快被翰林院,资政殿,讲经堂,岳麓书院指定为研读的重要书目,向全国给地推广。
龙朝辉《儒道朝释》写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学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