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6 / 6)
太好,才名对于豪门贵女是锦上添花,可以对于她们这样无权无势的人来说无异于催命符。
第二天周月就把这些钱都换了出来,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换一个住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三教九流什么都有,两个女人住在这里,周月每天都提心吊胆。
周月联系了一个中间人,很快就定好了新的住房,新的地方是个两进的小宅子,周围的邻居都是老实人家,不远处还有个早集,干什么都方便,距离孟湘禾上学的学校也不远,周月很满意。
很快,《故事会》上就刊登了贺向所写的《大宅门》,孟湘禾甚至还看到同班级里有女生捧着《故事会》在看,还推荐身边的人道“你看了这一期的《故事会》没,里面有个新作者的故事,好看的不得了!”
推荐的人多了,买来看的人也多了,徐宁宁也特意买来看了,看之后非常感慨,眼睛放光“这个赫襄好厉害,文笔好的不得了,湘禾你看了没,里面写的简直太渗人了,那个九姨太好可怜啊……”
《大宅门》讲述了一个封建家庭几代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还夹杂着种种现今存在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情节生动又很深刻。
“写的真好,这会不会是哪个有名的大家匿名投的稿啊?”
徐宁宁意犹未尽的再次翻看起这个故事“对了,这一期的《新青年》里有一首诗,写的也超级好,看的人眼泪都要掉下来……”
“没准是因为你泪点比较低。”
徐宁宁瞪了好友一眼“那是因为你没看!好多人看的都哭了呢!那首诗的作者叫贺向……哎?怎么跟《大宅门》那个作者读起来那么像?”
孟湘禾有点后悔自己起名字时偷懒了。
不止徐宁宁,两个报社也发现了这两个笔名的相同之处,先后来信表示,如果那个故事(那首诗)是你写的,不需要投给别家啊,我们可以给你开一个新的板块啊!
润笔费没关系,咱们可以再商量啊!
孟湘禾有点头疼了,也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脾气,权衡了一下以后,去信婉拒了《故事会》,以后只给《新青年》一个投稿。
探好路,孟湘禾下一个故事准备写一个大长篇,结合现在的时代和《新青年》的风格,背景就放在了武林,爱恨情仇国家大义,当然,背景还有个自己客串的女帝。
写了前几章之后,孟湘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