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1 / 7)
手稿寄去了《新青年》报社,很快的,对方的回信也过来了,表示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存稿没有?通过邮寄取稿太麻烦了,方不方便把地址告诉报社一下,他们可以派专人上门取稿。
《新青年》的意思是想把孟湘禾变成报社的专有笔者,有了合约的话,笔者的待遇会高很多,这样催稿什么的也会方便很多。
孟湘禾想了想,跟周月也商量了一下,周月很犹豫“这样对你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不会的”孟湘禾倒是没有这样的担心“到时我们可以跟报社签个保密条款,保证不泄露我的身份。”
“有了合约,报社也会更放心用我的稿子。”
周月现在已经很信服女儿说的话了,听到孟湘禾这样说,也动摇了“那听你的……到时候报社派人来,娘陪着你一起。”
同意的信件汇到报社,主编很是高兴,特意选了个为人踏实又机敏的后生跟着自己一起去这位笔者的家,临行前还特意嘱咐“这位是个极有才华的先生,到时候千万不要冒犯了人家。”
就这样,《新青年》的主编很快见到了自己慕名已久的先生。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防盗比例是八十,前面忘记改了
第 43 章
顾朝已经在《新青年》做了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了,可以说是慧眼如炬, 经过他手签下的作者都名噪一时, 为巩固《新青年》的地位做出巨大的贡献, 现在《新青年》成为上海滩几大报社之一, 他功不可没。
贺向这个作者,他读了他的手稿,后来又看了对方投稿在《故事会》的短篇故事,心里就确定下来,这位是一个有大才的能人,如果可以签下来,报社肯定会更进一步。
跟着顾朝的是报社的一个新人, 顾朝看他聪敏伶俐, 就带着一起去了贺向发给报社的地址, 筒子胡同109号。
“主编,我也读了贺先生的诗,极为崇拜他,到时候我一定让贺先生给我签个名字!”李响眼睛里放光, 跟顾朝道。
顾朝点点头“不要冒犯了先生就好。”
李响又追问“《故事会》里面那个故事我也读了, 内心深受震撼,听说也是贺先生的另一个作品,是真的吗?”
顾朝颔首“想必是因为咱们报社这一板块做的不够好,不过等贺先生加入,一定会越来越好!”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探讨着贺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