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变化(3 / 5)
元元和邓萧、谢海宁一起返回了京城。
她一到学校,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又开始忙着查资料,写东西。
开学后,她就读大四了。
马上面临着实习,去报社或杂志社从事文字相关的实习工作。
而邓萧,研三之后还要读博士,距离挣钱还很遥远。
他心里有些着急,这么下去买房子就成了问题。可放弃学业,又心有不甘。他喜欢做医学研究,感觉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宽广了。
家里也很支持他。
尤其是爷爷,最喜欢看到他读书了。
还时不时地鼓励他。
在元元面前,还直夸他,说:“元元,小萧以后可是个大博士啊,是我们家最有文化的人。”
黎元元很快就察觉到了邓萧的焦虑。
没想到她的一句玩笑话,给邓萧带来了这么大的压力?
她悄悄握着邓萧的手,解释了一通。
说以他的学历,将来无论进哪一家单位,都会分到房子,所以千万不要有这方面的压力。再说,挣钱这事不是还有她嘛?
她写通俗小说,能赚到不少钱。
每年写个两、三部,光那个版税,就够他俩花的了。
邓萧听了,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现在社会上,有一句顺口溜,说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脑体倒挂,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元元说,“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知识的价值是无限的,知识分子更是无可替代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谢海宁的认同。
在某些方面,他的观点与元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学校里,经常和他一起坐坐,虽然各自研究的领域不同,可医学本就是想通的,共同的话题也格外得多。
更何况,谢海宁还是一个特别博学的人,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对他也很有启发。
这时候,谢海宁已经读大五了。
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实习,忙个不停。
可他的写作,却没有停顿下来。
他有一个计划,打算拿版税给家里留下点什么,至少要买套房子,解决一下当前的实际困难。也只有这样,才能心无愧疚地回到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