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走出困境(二)(4 / 5)
杨跃民听到这里问:“冯县长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解决眼下的棉纺厂危机?”
冯喆看着杨跃民说:“杨县长慨以当慷啊,作为曾经主管工业的领导,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所有眼下的危机,都是长期矛盾作用的结果,量变累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引发质变。因此,棉纺厂存在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相反的,我觉得棉纺厂的情况正在有起色,不能以棉纺厂的班子集体腐败就感觉天要塌了。天塌不了,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
“比如说今天早上,不知道大家看到了没有,我和蒋书记都看到了,棉纺厂工人们的精神是好的,面貌是积极向上的,情绪是高涨的。”
所有的人从冯喆的话里得到了一些提示,因为冯喆在这段话里说到了杨跃民是分管过县里工业的副县长,还说眼下的危机都是长期矛盾的结果,这有些尖锐。
杨跃民也目光澄清的看着冯喆,从表面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冯喆接下来的话说的义正辞严:“各位常委,毛主席说过,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所谓经验,就是实行政策的过程和归宿。政策必须在人民实践中,也就是经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和错误的程度。因此,我们所有的决策和判定,都要走群众路线,经过群众的检验,也就是谓之的经验。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这一点,我们必然是要犯错误,是要走弯路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认为,今天会上大家所说的都具有建设性,是不是可以让棉纺厂的工人们讨论一下这些个方案,毕竟这跟他们息息相关,我们正是有了眼下袁国锋等人所犯的错误,才务必要将下来的工作做到谨慎和慎重。”
“我再说一下早上的事,往常这些棉纺厂的人来县里都是提意见闹情绪的,今天来了多少人?他们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吗?我看没有嘛。”
金图康说:“冯县长说的对,我们的工人太善良了,太好了!对于棉纺厂的班子腐化,县里是有责任的,发展经济是我们在座各位常委的责任,但去腐生肌拿下袁国锋苗一普这些人,工人们就敲锣打鼓的来县里表示慰问与感谢,同志们,面对他们,我这个纪委书记,真是感到惭愧。”
金图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