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走出困境(二)(3 / 5)
乎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或者,有人心里也有其他的想法,只不过杨跃民的主张就代表了蒋道游的意见,假设自己的话说出来,那会不会被采纳?别人又会怎么看待自己?说出来的内容成熟不成熟?会不会存在漏洞被人攻讦?
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好好想想的。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有时候,既要讷言,又要讷行。
“杨县长和马书记的话,确实是深刻的揭露了棉纺厂的问题关键。”冯喆语调很慢的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的问题不可能都千篇一律,破产不失是一条解决之道,不过也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我在供销社工作的时候,遇到过类似于我们棉纺厂国企改革的一些例子,比如有的地方实行两权分离,还有的搞分块搞活,也有实行一厂多制的。”
“所谓两权分离,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是在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将经营权委托给其他人使用。这就像我家有地,我就将土地租给其他人来耕种,到时候我收租子,土地的所有权还在我这里,我只管收租子,怎么种好地,怎么多收粮食,那就是他人的事情了。”
“这个两权分离放在我们棉纺厂,就是全民所有的厂由两权统一走向两权分离,即国家仍拥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独立法人。”
“至于分块搞活和一厂多制,甚至还有搞模拟股份,这些都可以在规范化改制的前提下去探索。”
“我今天讲的有些笼统,主要是这个课题比较大,话题也比较沉重,需要深入仔细的来研究探索。”
“现实中,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比较多,我们可以借鉴参考兄弟县市成功的例子引入实际的工作中来。棉纺厂破产也好,改制也罢,都是为了让兆丰的经济得以长足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充分实现让工人们真正的当家做主。”
“棉纺厂的兴衰和每个工人的切身利益是挂钩的,工厂的劳动者是厂子的主人,既要改革,就要改变主人却决定不了工厂的领导人选这种旧的观念和情况,如果工人不能决定厂里的干部、决定由谁来带着大家往前走,当家做主和民主监督又从何而来?”
“失去了制约和有效的监管,有些事物,是要失控的,一旦失控了,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难以承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