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冬至(一)(4 / 7)
灶公灶婆两个,所以搓汤圆的时候要搓出两个最大的出来,闽南人叫做“圆公”“圆婆”。搓好汤圆后,用红糖把汤圆煮成甜的,然后祭拜灶神,拜完后就把“圆公”“圆婆”贴在灶上,也不知道是做什么,听说是敬灶神。
对于做汤圆,乐浪最拿手。他昨天早早就买了几斤糯米泡了晒干后,拿去给人家磨成米浆,用布袋装着放在盆里,沥干水分。
今天一大早吃完饭,乐浪就和三郎拿着已经沥干水分的糯米团一起搓起了汤圆,搓汤圆的时候不能数汤圆,不然的话,脸上会有一个汤圆印,很神的,有的数汤圆真的会有汤圆印,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数汤圆数出来的。
乐浪搓汤圆功夫不错,左手两个,右手两个,速度飞快。再看三郎
,没搓几个汤圆,倒把自己胖嘟嘟的小脸给弄得白花花的,再看桌子上的汤圆,大大小小的,都没个汤圆样,这哪是搓汤圆,玩汤圆还差不多。不过看三郎小脸那个认真的模样,也不能说他什么是不,再说了,反正都是汤圆,管它是什么样,能吃就行。。.。
第二百六十九 冬至圆(二)
第二百六十九 冬至圆(二)
三郎卖力的搓着冬至圆,小胖手搓得白白的。
在本地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所以闽南一带管汤圆叫做“冬至圆”。一年也只有冬至这一天才会做“冬至圆”,其它的像元宵什么的都没有。关于这个冬至圆在南州还有个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秀才蔡新要到州府参加诗钟会。这蔡新自小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后进了秀才仍每月坚持到州府大庙口参加诗钟会。
这一日,路过九龙岭下,却看到那绿荫遮蔽的凉亭下有一个老汉在卖冬至圆,一路行来,肚子也有点饿,蔡新就想吃一碗冬至圆再赶路。
刚走近,却听到那老汉叫道:“秀才,秀才,我有对子让你对,对得好,我请你吃冬至圆,不要钱。”
蔡新寒窗苦读十几年,又中了秀才,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所以听了老汉的话就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对子,你说吧”。
老汉听了点点头,就说出“九龙岭下日日冬至”,让秀才来对。
因为闽南一带每逢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冬至圆的习俗。这九龙岭天天都有卖冬至圆,所以说日日冬至。蔡新刚听后以为没什么困难,但仔细一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