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冬至(一)(3 / 7)
在闽南人的眼里,认为这天地万物都有其神,比如门有门神,地有土地公,天有天公等等等等,所以对一些东西都是很虔诚的对待。所以这车要远行之时有些人就会用牲礼拜一下,希望保佑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建房子也要拜地基祖、土地公,保佑建房子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人住进去人宅安乐、幸福美满;娶老婆更是马虎不得,首先要看其品性是否忠良、是否良配,然后才会下聘、订婚、明示乡里,然后才会娶进门,再进宗祠祭拜先祖,还要拜天公。
像这样结成的夫妻,夫妻之间
就会有点顾忌,有了矛盾就有家中长辈调节,如果确实两人和不来,才会去离婚。哪里像一些人想娶就娶想离就离,把结婚当儿戏,害人害己。有研究表明,农村人的离婚率要比城里人要少得多,可能十对夫妻里面,城里的人有五对,农村的却只有一对。
日子就在这平平淡淡之间过去,转眼到了冬至。
冬至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这个节日。
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
在闽南,冬至这一天要蒸九层糕来祭拜“交冬公”,这九层糕很有意思,下面是甜的,上面是咸的,一层一层叠在一起,很是好吃。在闽南,这“九层”和“交冬”的音很近,可能还带着点祈福的意思。
这一天还要搓汤圆,拜灶神。在闽南的传说中灶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