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为商之道(3 / 4)
的。
我自己是打工仔,当然理解打工仔的心理。他们在这里没有主人翁精神,主要是家不在这里,假若家在这里,自然会安安心心奉献一辈子。
当那,提供住房,住房所有权是公司的,个人只是可以免费使用罢了。
经过一系列措施,友华凝聚力空前提高,人心向上,公司上下每个职工都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番。
缺的只是订单。
终于轮到公关部出马,昔日出走的那些人重新回归,四处撒鱼饵,这都不够,就连曾经被边锋威胁过的那些个业务也被我重新请回来。客观地说,人家能力是有,只是被恶意竞争压制。
这里我将几个业务公关团队分组,其领军人物都是经理,对手下公关团队负责,连同之前李秀那队,四队人马,分四个方向出击,到处抢占份额。
这种模式很简单,就跟酒店里面多放几个妈咪一个意思,客人就在那里摆着,看你们各自能力了。
友华是我的,那么关于制造设计的一些核心资料也开始接触,比如说一些工业成本,这时我才知道日本人多贼,成本三百万的设备,开口就是八百万,确保利润要在两倍以上,不然赚不来利润。
之前那些个智囊团,也在向我进言,友华的成本还可以降低,比方一些不甚重要的部位,可以使用一些稍微差的材料。
当然,这个差是针对之前的质量而言,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比起绝大数的国产货而言,质量依然是杠杠的。
长远来说,我们出售一台机器,客户十年八年用不坏,那我们赚什么?保修期是一年,一年过后再去修理我们就要收费呀。
别说那些没用的,再好的设备也在于人员使用,个人不爱惜,管理不仔细,多好的设备也是满身毛病,跟开车一样样的。
有些人开车就是仔细,开两年的车还是九成新,有些人开车就是胡搞,开三个月的车也跟开了三年一样。
机械设备,就是如此,不能说客户讲什么就是什么,哦,人为故意损坏的设备,也想要我们免费保修,门都没有。
智囊团这个说法在理,我觉得对,做生意就该如此,不能太古板。商人嘛,说到底还是为了赚钱。
我同意这个提议,然而有人不服,摆出反对意见,说:“美莎社长以前曾说,我们的设备出去后还要修理,对我们的技术而言是种耻辱。”
也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