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说论师涓(1 / 3)
郑国商肆若干,然,却唯有红馆效益最大,也是最为容易获得郑国机密的地方,因此这也是文成他们一直想要插手却又是最难插手的地方。
这师涓,虽性子冷漠了些,但却也是恩怨分明之人,得知文成他们的难处后便自甘冒险于郑王出游之日阻拦了御驾,以一曲《朱华》之曲获得了郑王的赞赏,尔后又拒接郑王赏赐,毫无惧畏的向郑王自荐下榻红馆之中,志愿要将一手琴艺传扬出去。
郑王虽年老昏庸,但对师涓这种不为强权所惧的精神却很是欣赏,再加上身边那些佞臣的怂恿,当即便御手一挥,不仅赏了师涓很多钱财美姬,并将他晋封为乐凌君,直接下榻于郑都红馆,是以,从此红馆之事,便由师涓接管,就连所赚得的钱财郑王也不再过问。
郑月安笑了笑,这《朱华》之曲前世她却也是听闻过的,正是那四时之乐当中的夏曲。
“君,因何而笑乎?”曾不解道。
郑月安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道:“这师涓虽是琴师,但却性子高雅至极,如今这般慷慨的答应报答于尔等,且还自降身份,甘愿宿于这俗靡之地,尔等就不觉的奇怪么?”
曾一怔,皱眉道:“何怪之有?他这是不是报答我等的救命之恩么?”
郑月安摇了摇头,道:“我且问你,那师涓此番所为可是尔等所提乎?”
曾想了想,随即摇头道:“然、然,此计步步凶险,且太过卑劣,断不会是我等所出。”
“呵,如此说来却是那师涓自己所提否?”
“然。”
见曾还是那么一副茫然的样子,顿时让郑月安有种恨铁不成之感,她抿了抿唇,沉声道:“他师涓是何等人?他可是土生土长的卫国人,且还是受过卫王大恩的卫国人呐!他虽为乐师,但却同样也是一介贤臣,也曾出过不少良言谏于卫王。后因卫国被郑晋两国瓜分而灭,从而导致卫王含恨而死,国亡恩逝,他师涓能不愤恨么?”
“但纵然愤恨又如何,他不过是一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雅琴师罢了,他纵然想报仇,却也是有其心而无气力的。再者,卫国覆灭后,郑晋两国虽是瓜分了不少卫国国土,但碍于周天子颜面和礼仪制度,却也留下不少富裕之地,卫王已然不在,那些卫国遗臣宛如一盘散沙,各王孙世族通常为了抢夺仅仅的一方城池而自相残杀。此情此景,难免不会让师涓更加悲愤难过,这才让他在失望之极随着流民移居到郑,晋,卫三国边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