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楞严宝经(2 / 4)
留下此阵的时候,《楞严经》已经在汉传佛教里成为经典之作了。
松子道,如果说一个道人留下一本佛经的线索,那么两者之间必有一些共同之处才行,否则就太过突兀,显得毫无逻辑。按照那位前辈高人在此前的做法,显然不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毫无根据的线索,否则他大可以在第一关甚至是八门阵的时候就这么做,是在犯不着让我们一路破阵至此。
我和秦不空自知论手艺高出松子太多,论学识的话却不是他的对手。小小年纪在山上道观关了十多年,恐怕是每本书都念了不下十回,知识的积累量是我和秦不空望尘莫及的。松子接着说道,既然要有共同性,我这些天就试着读了一下楞严经,想要在其中找到和我们道门下相通之处。别说我还真是找到了。
松子看上去有些得意,似乎是对这次的判断胸有成竹。于是他说道,这楞严宝经里,有过这么一句:“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这个概念就跟我们道教根本的经典《易经》当中有一句话几乎完全雷同。我一听,来劲了,于是脱口而出:“元者善之长也,乾元资始,坤元资生,而易行其乎其间,此万法归一”,是这句吗?
松子点点头笑着说。正是这句,意思都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万事万物周而复始,却永远不会无穷下去,而是反复循环。所以我结合这个共同点,才打听到本地的一处场所,恰好是符合这一点的。
我问他那是哪里。松子说,归元禅寺。
可是当他刚说完,秦不空竟然呸了一声说,臭小子,我知道你厉害。可你说话前可有先想清楚,别闹笑话好吗?
我一愣,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但是松子一脸含笑,似乎对秦不空的反驳质疑早有预料。他笑嘻嘻的望着秦不空,却不说话。我问秦不空道,你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秦不空瞪圆了双眼大声说道,当然有问题了!你们都知道我身上的法脉不止一种,佛家法脉我也是有的,所以早年的时候我来到武汉,出于敬重,还特地去看了看这个归元禅寺,上香了愿,那建筑都比较新,咱们要找的是千年之物,就算这归元禅寺已经存在了很久,但绝对没有千年这么久,据说是清朝的时候才修建的。
松子接过话来说。秦前辈说的没错,现在咱们看到的归元禅寺,的确是在清代初期顺治年间修建的,在此之前它的前身,是“汉阳王氏葵园”。我之所以提出这个地方必然是归元寺,其最主要的还在于刚才说的楞严经里的那句话。归元寺之名,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