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2 / 7)
百姓们也经过了一场巨大的洗礼。
好在过程之中,有报纸时时引导舆论,倒也没有出什么问题。毕竟这些事情都是朝廷主持的,就算百姓们一时弄不明白,也觉得朝堂上的大人们更加高明,不可能会做错事。而之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件事的确是没错。
所以现在不管是互市还是出海,虽然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但是大楚的百姓还是接受良好。反正是好事,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坏处,为什么不高兴?
当然,也有已经习惯了这种信息交流,变得更加敏锐的人看出了问题。比如朝廷虽然公布了消息,但是却完全没有任何解释不过相较于从前,这种做法已经十分难得了。所以这些从那时候过来的士人也不会质疑。
况且认真说起来,朝廷开设海军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任何端倪。
从熙平二十二年开始东南那边就已经开始组建船队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船队只负责为普通的渔船护航,顺便从海里捕捞一些海鲜和珍贵的海产——其中许多东西还卖到了全国各地。
因为这样,所以很少有人将这支团队当一回事,更没想过几年过去,他们居然连南洋都去得了。听说那边有许多国家,风土民情更是大异于大楚,不知道是真是假?而且这一次船队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带来那边的特产?
于是船队的归来,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欢迎。
一部分人员在崇州卸了船,将粮食暂时存放,等待朝廷的调拨不提,还有一支队伍大张旗鼓的一路进京。
这是赵玠所率领的使团成员,他们去了一趟南洋,得到的消息自然也不少,需要送回来交给赵璨。除此之外,这一次还有不少南洋小国的使者跟随他们一起,前来朝拜天朝上国。
虽然山路难行,但是这么多年,中间当然也不是一点往来都没有。否则的话,大楚人也不会知道那边还有小国家,甚至粮食一年三熟了。
所以在这些小国之内,也流传着关于天朝上国的故事。现在大楚的使者来到,带来了那么庞大的一支船队,自然更让这些小国又是景仰又是惶恐。在交易结束之后,又派遣使臣跟着船队前来朝拜,希望能够建立两国邦交。
这样的好事,自然要一路敲锣打鼓,好生宣扬。
毕竟对于中原国家来说,四夷来服,万邦来朝,从古至今都是皇帝和朝臣们最大的追求。
这一路上京,花费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消息已经传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