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5 / 7)
何况赵璨当初之所以一心一意要当皇帝,为的不就是这样的自由吗?
平安叹了一口气,“好吧,你说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随你。”他本来应该是个离经叛道的人,却活成了一辈子的循规蹈矩。现在就陪着赵璨疯一次又何妨?
熙平二十五年走到尾声时,已经有许多人意识到过完这个年之后会发生的事了。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现在朝堂上之立着的都是为朝廷做过许多贡献的老臣,而且这一年来也跟赵璨相安无事,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很清楚,这种平静,只不过是暂时的。等到明年春天,朝堂上势必会发生巨大的变故。
改年号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之中,虽然是那个导火索,但实际上引起的关注并不大。——赵璨说得潇洒,但实际上在这件事上,怎么可能真的让平安去迎接那些诟病之言?
相较于年号是某个人的名字倒过来这样的小事,所有人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前程能否保得住。毕竟只有先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之后才能够去谈其他。
而在这件事情上,虽然许多大臣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但事实证明,当事情来临时,所有的准备都还是稍显不足。
在宣布完改年号的圣旨之后,赵璨当即下了另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要求大臣们廷议,推选出一人补入政事堂中。
许悠回到江南之后,政事堂中便有一个位置空出来了。原本的副相吴旭之成为首相,但他本人并不是那种能镇得住场的性格,虽然能力不错,但只适合为副,很难在政事堂占据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其他几位宰执各有各的问题,都河很难成为中心人物。
这也是赵璨之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并没有遭到来自朝臣们的抵抗的原因之一。毕竟相权难以集中,自然不能起到制衡皇权的作用。
虽然这样看似对自己有利,但实际上赵璨却并不这样认为。相权如果长时间空缺,很有可能导致失衡,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所以为今之计,当然是要重新增加一个人进入政事堂,并且取得主导地位。
这个人自然最好是赞同赵璨这些政策和变革的。
虽然实际上这也是朝臣们的需求,但是由赵璨发出圣旨,而且是在这个时候,的确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毕竟元旦朝会,通常来说都指挥颁布一些恩旨,大赦天下、加官进爵之类的。
赵璨的不走寻常路,的确是打了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