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3 / 7)
军政的巡抚之下,还有负责政事的布政使和负责监察的按察使,以及负责军队的驻军将领,这三方各自独立,彼此牵制,又都受到巡抚衙门的辖制,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方的政治清明。
而李嘉不过是个按察使,在他包庇这些贪官污吏的时候,巡抚衙门的其他人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件事?还是说发现了却没有动静?为什么不动,是谁给了他们压力,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这么一推测,结论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更厉害的人压在他们上面,让他们不好伸手去管这件事。而这个人呢,显然不可能是李嘉。
而到这个时候,李嘉身为弟子,跟许悠的通信也终于被搜了出来。虽然信中没有提过这件事请,但是信中提及,期间李嘉也的确是以种种明目,往许悠家里送了许多贵重的礼物。
寿礼,四时八节的贺礼,还有许悠家人的生辰……什么白玉观音,南海珍珠、珊瑚,紫檀木所制的太师椅,还有许多名贵的香料,药材等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这些东西所花费的数目,绝对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说许悠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不知情,谁信?
不过即便如此,以许悠的地位,这件事最多也就是对他的名誉有些损失罢了,并不能真的把他怎样。如果他现在上折子要求辞官的话,赵璨还得给他许多加封和赏赐,才不算是寒了这些老人们的脸面。如果他不愿意走,赵璨也没什么办法,最多是远着些不用罢了。
这也是之前他们一直按捺着没有直接动手的主要原因,这种事情只有一次机会,让他警觉起来之后,肯定会将所有的漏洞都填补上,不会再有这种被他们抓到把柄的时候。所以要对付他,就只能一次彻底的将他击溃,绝不能留下任何余地。
所以在案子差不多尘埃落定,眼看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的时候,江南却忽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一大批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百姓,大概有数千人,跑到江南巡抚衙门的大门口去静坐。
一大早上巡抚衙门的人打开门就看到门外乌压压的一片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连滚带爬的去请巡抚大人出来主持。结果这些人像是有组织似的,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激动,也不慌乱,派出了几位代表跟巡抚谈判。
他们这一次过来静坐,为的是要抗议江南如今的蚕桑政策。
自从江南地区推行了所谓的桑基鱼塘之后,养的蚕是更多了,织出来的丝绸价钱却有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