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胡狲传信(6)(2 / 2)
上首辅,所有官员都伸长脖子看着你,看你有何举措,能够让他们从中得到好处,可好处没等到,却等来了一个胡椒苏木折俸。武官们在储济仓闹事,按理是违悖了朝廷大法,应当严惩,可是在京各衙门的官员,对他们却是同情有加。人心向背,这里头不言自明。这一波还未平息,紧接着又是一个圣意严厉的京察。直弄得两京官员人心惶惶寝食难安。谁都知道,胡椒苏木折俸、京察,都是你的主意,你这样做,不是要结怨于百官吧?”
张居正闻言只有苦笑,他试图向博老说明:我既当上了首辅,岂敢为俸禄怀私罔上?一国之政顺与不顺,检验民心便可得知,如果为官之人一个个怙势立威,挟权纵欲,排除异己,谄媚上司,其直接后果,就是皇上的爱民之心得不到贯彻,老百姓的疾苦得不到疏导吁救。上下阻隔,人心不畅,出现了这种局面,身为宰辅不去大刀阔斧清除弊政,而是谨小慎微去博一个虚伪的官心,那国家的政权、庙堂的神器,岂不成了好好先生手中的玩物么!我既身居宰相,当以天下为公,岂能怀妇人之仁?但杨博显然不同意这个说法:“叔大,君恩浩荡无远弗届。民有福祉,官亦应有福祉,身为宰辅为百官谋点利益,怎么能说是妇人之仁呢?”
张居正走到几案前,抽出两张纸递给杨博:“博老,你看看这两首打油诗。”
杨博接过念道:
一部五尚书,
三公六十余。
侍郎都御史,
多似景山猪。
再念第二张:
漫道小民度命难,
只怪当官都姓贪。
而今君看长安道,
不见青天只见官。
念完问:“叔大,这是从哪儿弄来的顺口溜?”
张居正道:“这是民谣!大凡国运盛衰,官场清浊,民心向背,都可以从老百姓口头相传的歌谣,也就是您所说的顺口溜中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