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5 / 7)
,水。
上高中那会儿,我常玩《龙与地下城》(你也许没有料到这位植物学家加机械工程师在高中时代有那么一点宅,但我还真就是那么宅)。玩的时候我扮演牧师,能施展一个名叫“造水术”的法术。当时我觉得这个法术太傻了,从没用过。兄弟,要是现在能当场使用这个法术,拿什么换都成。
算了算了,这个问题留到明天再说吧。
今晚我还得继续看《三人行》。昨晚刚看到有个地方,罗柏瞧见什么东西,断章取义地咋咋呼呼。
日志:SOL30
我想出了一个傻到家的危险计划来弄水。小子,你听明白了吗?我是说危险。可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再过几天就要进行下一次培土加倍,时间不等人。最后一次加倍时,我要在新拖进来的全部土壤上进行,如果没有水浇灌,土就得干死。
火星上没什么水。两极有些冰,但显然过于遥远。如果我要造水,就得从头开始造。幸运的是,造水的配方我还算知道:弄点氢气,加点氧气,烧。
咱还是得一个一个来。先从氧气开始。
我的氧气储备不少,但远不够造250升水。栖息舱角落里有两个高压储氧罐,这就是我的全部储备(当然,还要算上栖息舱里的空气)。每罐有25升液氧。只有在应急情况下,栖息舱才会调用它们:正常情况下会用氧合机平衡空气循环。氧气罐的主要目的是给太空服和漫游车灌气。
总之,这些后备氧气最多只能造100升水(50升O2可以造100升水,因为每个水分子只含一个O)。不过,要真把它们用光了,我就没氧气进行EVA了,也没有任何应急备氧了。况且,连所需的一半水都搞不定。此路不通。
知道吗?在火星上,氧气可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弄。火星大气含有95%的二氧化碳。而我呢,正好有一台设备是专门从二氧化碳中分解氧气的。耶!氧合机!
只有一个问题:火星大气极为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收集工作很难进行。将空气从外面弄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栖息舱的设计宗旨就是预防此类事情发生,我在使用气闸的时候漏进来的那丁点儿火星大气简直少得可笑。
这正是MAV燃料站派上用场的地方。
好几个星期以前,我的队友们乘MAV离开了,但它的下半身还留在原地。NASA从没有将无效负载带上轨道这种习惯。起落基座、进出斜坡和燃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