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哥组京城生活日常(1 / 8)
皇城繁华热闹,天不亮的时辰,就有人在街上走动。星星落落的人群从方方正正的坊间里出来,到街上汇聚成河,往落在城东南方向的大文路流去。
东南方向的城区有着许多高高低低的房屋,越往东越高,越往南则越低,百姓们给这片街区取了别名“梯子坊”。
其中高升坊住着许多新贵,这里理所应当是“上梯子坊”。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新科进士,才到京城安家,租赁个地段不错、价钱合适的房屋小住几年,然后就各自搬去更好的房子。有的人是升官,有的人是攒够钱。不论是哪种,都跟小老百姓们不同。这是梯子坊的“尖尖”。
位于中段的“梯子”,住着“清官人”,也就是没升迁,也没钱换住处的官员。位于下方“梯子脚”的,则是大大小小的街巷了。有些是民居民房,有些是铺面门脸。
太阳升起,光辉从东照来,“梯子脚”的清晨都要来得晚一些。
追着阳光的步伐,来到大文路,会看见形色各异的幌子。人们不用抬眼,就能找到他们想要去的店铺——三水书斋。
顺着人群的流向,紧随其后,会听见他们议论的声音。
这家才开业三年的书斋,拥有着全京城最独特的经营模式,它最多能容纳一百人到店读书。一个月仅要五钱银子,连续续费三个月,就可以兑换一本书拿回家。
书斋刚开业时,许多人说花哨,都说不差钱,不会去,但当他们悄悄过来时,里面座无虚席,想来也没地方了!如今时隔三年,京城的学子们都习惯了有这样一座书斋,习惯了早早从家中出来,占座读书,以文会友。
在这里读书的人,大多都见过三元及第的谢大人。
他常穿着官服就进门了,行色匆匆,眉眼间尽是冷淡。这样一个冷淡人,却天天下值了就来接夫郎回家。常让人疑惑不解。
刚开始见到他,大家都非常受惊,时日久了,也都见怪不怪,当做一道特有的风景。
有人壮着胆子请教学问,谢大人也都好心讲解了。这一发现,让来三水书斋读书的人更多了。
除却读书换书、请教学问之外,三水书斋还有着众多特色,俘获了书生们的心。
首先是年历本。这个名为年历,实际作用是记录的小册子,不出一年就在京中盛行,书生们攀比之外,也是许多长辈检查他们每日作为的标杆。因此很多人都会记假账了。
喜欢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