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花钱,哥是最专业的!(4 / 6)
        
            
            来一点点不对。
    那些黑心的玩意,用一百多块钱的红酒当正牌五大酒庄卖,您有办法吗?
    真的,不是我刻意夸大,寻常的红酒爱好者是真的分辨不出来。
    那些家名酒经销商,用正经报关正规进口的酒当招牌,一套文件反复用,卖十年都卖不完,谁知道最终喝到嘴里的是哪来的散装葡萄酒?
    再加上别的种种花样呢?
    您买的量太大,必然会碰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指望每个酒商都言行如一。
    要想解决,只有一个办法——
    第一,您得找到真正懂行、真正有能力的专家。
    第二,您还得压得住他!
    让他尽心尽力,直接从源头去解决真伪的问题,最好是给每一瓶顶级酒都附带原厂的鉴定证书,这样才能把您心目中的酒窖顺利的建起来……”
    庞晓光真的是掏心掏肺了,韩烈感觉大有收获。
    花钱,听起来贼简单想起来更简单,好像只要有钱谁都会花似的,但其实有时候可能比赚钱更难。
    很多人能够赚到钱是因为赶上了时代或者踩中了风口,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就发了大财,等真正开始享受的时候才发现——哎哟我去,怎么那么多骗子啊?
    娱乐圈收割煤矿主不是个例。
    叠码仔做套诱赌收割工厂主也不是个例。
    以翟欣欣为代表的婚恋杀猪局收割IT富豪更不是个例。
    再普遍点讲,以奢侈品、红酒、艺术品、文玩收藏来收割圈外富豪,更是经久不衰的生意。
    有钱≠会花。
    能力强智商高≠永远不会上当。
    隔行如隔山,金融大忽悠是怎么收割那些圈外富豪的,酒商就可以怎么收割金融专家。
    韩烈要是一时兴起直接把那1.5亿砸出来,能买到一半真货都算是烧高香了。
    办事儿缺乏章法,结果必然是这样。
    现在倒是不至于了,庞晓光虽然没有直接搞定问题的能力,但是他出的主意确实靠谱。
    于是韩烈回头就找到金融办的某科室领导,联系上了保税区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苏婉凤女士,以及魔都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顾光。
    当天傍晚,便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他们两家平台,硬要算的话,其实也算是搞金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