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买地(7 / 12)
持基本的生活都困难,算是是真真正正的与时代脱节,下半辈子没了保障了。
但是这时,那些读书好的人大部分进了体制内,不愁吃喝不说,还掌握了话语权,社会地位颇高。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那第三种曾经被大家都鄙视的人,此时却成为了撬动整个经济体制大变革的杠杆力量。人家早早地就看准了时机,不怕丢人,有勇有谋的拼搏了几十年,大部分都赚下了不菲的家资,为他们的下一代的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整个的算是翻身做主了。
当然了,这只是基本归类,其中具体的分类和特殊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不能就这样简单概括。
但是,这不同人的不同命运,也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永远是能改变命运的,即便学习可能再也无法帮助你实现阶层的跨越,但是它始终是能帮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只要你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到哪个时代都不会发愁没有饭吃。
另外,在尊重知识的同时,也不要轻易看扁了那些有勇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或许在大部分人眼里是离经叛道的,但往往就是这样具有超前意识,并且敢想敢干的人,才能获得比常人更巨大的成功。
而这个社会终将淘汰掉的,自然就是那些净等着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人了。
他们也许看着曾经风光,但是在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的时候,终将沦落为社会的落伍者,被时代淘汰。
而古明妍现在看到的时机,就与这些必将被时代淘汰的落伍者有关。
之前说了,纺织厂的效益并不差,但为什么账面上还是年年亏损,就连古建国这个工作多年的副厂长,现在想通过厂里分得一套京都的房产都如此困难?
这,自然是与厂里所获得的效益相比,他们的负担更大更重的原因了。
当然了,古建国同志没能在纺织厂有福利分房,跟他另有别的房产,完全不在乎这个名额而一直退让有关。
但是,若不是厂里确实没有足够多的预算能盖出更多的住房分给职工,即便是古建国有再多的房产,不需要厂里为他解决住房问题,那也轮不上他一个副厂长把分房名额让来让去的不是。
一个厂里连副厂长都要出面让福利房了,不正是也从侧面说明,这个厂子现在相当的捉襟见肘吗?
纺织厂的效益不好,主要是因为它的负担太重了。而之所以会有这么重的负担,则跟现在的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