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3 / 12)
远处山头上,几名穿黑衣的兵士骑着黑马,走到大道上。
为首的兵士看了看天上的星星,道:“他们往东边去了。怀朗猜得不错,朱鹄果然早就有杀李曦之心。”
李曦破罐子破摔,身边早就没有几个忠心的随从跟随,李昭的人早就对他不满,失去保护的他,活不了多久。
为首的兵士回头吩咐其他人,“你们五个跟上去,不要靠得太近,也不能跟丢了,切记,不到不得已,你们不要亲自动手。其他人追上怀朗,告诉他,李曦受惊之后,果然往东跑了。”
其他兵士应喏,调转方向,追上怀朗,告知他朱鹄把李曦吓往河东去了。
怀朗安顿好李昭,连夜写了一封密信,连同李昭写下的那篇檄文和那几个螺钿匣子,派人一并送去周嘉行案头。
三天后,周嘉行看到那篇李昭亲笔所写的檄文。
他只淡淡扫一眼匣子里的东西,沉吟了片刻,随手盖上匣子,命人送去九宁那儿,“请长公主过目。”
随从应喏。
等匣子送到九宁跟前时,她正和雪庭商量事情,几只匣子都是合着的,唯有诏书摊开着,她认得李昭的笔迹,看到诏书,有些诧异,拿起细看。
“雍王人在哪儿?”
随从躬身答:“雍王在回京途中,怀朗和多弟将护送雍王回京。”
九宁想了想,收起诏书,和雪庭辞别,过来找周嘉行。
“二哥。”她走进大帐,“留下李昭,你是不是很为难?”
周嘉行坐在书案前写着什么,听到她说话,手里的动作停了停,摇摇头,继续书写。
九宁走到他身后,扫一眼他写的东西,微微蹙眉,“要削减寺庙数量?”
周嘉行嗯了一声。
乱世之中,众生皆苦,老百姓只能从宗教中寻求寄托。佛教兴盛,单单是淮南一片,寺庙就有几千座。平均算下来,每个州就有三百多寺庙。寺庙不必交税,还占据大量耕地,藏匿人口,占有劳力,大量占用铜器铸造佛像。官府缺钱,必须控制寺庙规模,不能纵容寺庙继续圈占耕地。
但是削减寺庙、改革度牒制度肯定会招来骂名。
这是一件不讨好的事。
九宁记得周嘉行目前并不缺钱,他控制商路,每天光是收“过路钱”就够他招兵买马的了。
她挨着周嘉行坐下,看他写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