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1(1 / 4)
热恋中的年轻人总是会陷入甜蜜而忘记一切烦恼。
就如此时的钱建军和周念夏,不在意前进公社和上市的巨大鸿沟,不在意知青和村里人的身份差异,更不在意这千里之遥的距离。而最后是否能坚持到底,总得由时间来见证。
1969年,从年头到年尾,也不过一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很多事情都尘埃落定,比如两人的订婚。
在钱建军和周念夏已经交往大半年后,两人的订婚也提上了议程,周念夏在征得周家父母同意后,也就同意了。
在回信中,在得知钱建军已经有了一份国营厂里的工作后,周家父母虽仍有遗憾却到底没有再说反对的话,显见的是默认了。这些变化周念夏也没有特意瞒着钱建军,这些言语不理解的人怕是以为周家多么趋炎附势呢,理解的人自是知道这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和爱。
周念夏相信钱建军的为人豁达,钱建军也相信周念夏看中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一份工作的分量。
两人的订婚礼在村里办的很是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周家没能有人过来。因为这,周念夏是回到知青宿舍把知青点当做娘家场地的,同来自一处,总有些不一样的情分。
今年年中,上面又分下来两个知青,相互之间相处的也很是友好,但却差点愁坏了钱队长。可周念夏很是庆幸自己当初搬出去是属于和平分手,身处异地他乡,有这么一群朋友,总是格外暖心的。
除去订婚这件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周念夏格外重视,那就是她等待了一年多的大队小学老师名额。
与前世不同的是,此时的周念夏与钱家关系已定且相处和谐,钱队长在周念夏明确表达有意向这个位置后,为表避嫌,还特地从公社里请了一位中学教师过来,作为选拔老师出题和阅卷的老师,以示公平。这小学也不是前进大队一个公社办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注意点。
作为一个认真备考的有心人,周念夏顺顺利利得拿下了一个老师名额,周家也没有被传什么闲话。
周念夏考完试,在感叹这时代文化水平程度低的同时,又无奈于这时代领导人对人民群众思想觉悟要求之深,这一点知识盲区多亏了钱建军从城里带回来的书,才能顺利通过。不然她一个现代思想的人,哪里答得来时代印记如此浓厚的思想题目。
说是建小学,其实也就是前进大队和周边几个大队合办的一个小规模小学,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