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叶底珠(二)(3 / 5)
一道折子都被臣子们拿来斟酌词句,只是单从这折子上看,皇上约么还是康泰的。
这天,臣子们又来南书房议事,见不到皇上,可六部内阁的事依然牢牢握在皇上的手心里,议事一直到了酉时末,方朔拦下了即将出宫的陆承望:“陆大人,皇上请您去乾清宫一趟。”
这一路上,陆承望也比以往更在心里犯嘀咕,也不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能见到皇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方朔挑开帘子把陆承望送进暖阁里,便在暖阁外头站住了脚。
屋子里只燃着几盏并不亮的灯,萧恪一个人坐在万里江山图前的条案后面,抬起眼看向他,陆承望接着依稀的灯,隐约能看见皇帝深邃的眼睛,皇帝看上去精神尚可,这也是给他心里吃了一粒定心丸。
虽然原本并不打算烧这一灶,可对于汉人们来说,忠君的思想是揉进血脉深处的。
他撩起衣摆给萧恪叩首。
萧恪是在看折子,把手里的奏本合上,许久没有说话。
陆承望心里有些打鼓,皇上不是一个喜欢私下召见臣子的人,有大事小情都要拿到南书房里开诚布公,为的便是不偏不倚,不过分亲近某几个臣子。在今天这微妙的日子,把他额外叫来,却也超出他以往对皇帝的认知。
不知过了多久,萧恪说:“你有日子没见陆青婵了吧,她住在昭仁殿,你有空去看看她吧。”
这话是陆承望没料到的:“臣……臣是外臣,不能私见嫔妃,这不合规矩。”
这不合规矩。
一瞬间,萧恪竟然有几分想笑,陆青婵不愧是他养出来的女儿,这父女二人,关系看上去并不算亲厚,可这行事作风一板一眼,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他不是一个和臣子们亲近的皇帝,公事公办的语气说得多了,说起私事来,倒又升起几分微妙的尴尬来。
“既然你不愿,那就算了,”萧恪淡淡说,“户部那边的账一直迟迟做不好,开春之后,人员调拨流动,吏部那边也不太平。你们兵部的事归拢得不错,今年下半年朕有往云贵那边屯兵的打算,你们家青濯,今年有十五了吧。”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君臣,在不说私事的时候,交谈反倒更流畅,君臣之间也有自己的默契,陆承望低声说:“回皇上,青濯是腊月生的,今年已经十六了。”
“比朕上战场的时候还要晚一年,历练一下也好,”萧恪平声道,“下个月月初,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