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兴(1 / 18)
“毁三观”
时间进入永历二年(1648年),“逃跑帝”朱由榔依旧在广西上演着“亡命天涯”。尽管郝摇旗在全州痛击了耿仲明,但一场局部战役的胜利并不足以改变广西的颓势。对于北京的多尔衮而言,清军进攻全州受挫算不上什么,荡平两广、一统天下已经指日可待。
新的一年,朱由榔压力山大,多尔衮志在必得。但是,北京和广西所有的预感与猜想,即将被一桩足以“毁三观”的事变彻底颠覆。
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军江西提督金声桓在没有任何策反、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易帜”,反清复明!
事发突然,令全天下之人大跌眼镜!——曾经的“死硬分子”金声桓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要搞清楚这场惊变的来龙去脉,还得从金声桓这些年的传奇经历说起。
金声桓(?~1649年),字虎臣,辽东(今辽宁辽阳)人,世袭军户。清军攻陷辽东后,金声桓只身入关,投奔总兵黄龙麾下,后转入左良玉部,累功升任总兵。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发动叛乱,结果半道病死。其子左梦庚被黄得功击败,率部投降清军。
左梦庚一投降,很快就被阿济格带回北京。上司做了“北漂”,一起投降的金声桓却有自己的算盘——军队就是生命,不能没有兵权!金声桓恳请阿济格让自己留在江西,为清廷开疆辟土。
阿济格本来就只想“擒贼先擒王”,如果什么芝麻绿豆大的将领都往北京送,多尔衮非骂娘不可:还嫌“北漂”不够多是不是?既然有人自告奋勇帮忙打江山,阿济格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命金声桓率旧部任清军的江西总兵。
为了防止金声桓坐大,阿济格还给他配了一个名叫王体中的搭档,担任副总兵。这个人原系大顺军白旺部的将领,李自成遇害后,他将白旺杀害,率部降清。此时正好没地方安排,索性两人做个伴,以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
虽然金声桓名为江西总兵,但在江西的十一府中,清军控制的只有最北面的九江府。更重要的是,多尔衮似乎忘了江西这一茬。阿济格大军已经回撤,南京的多铎大军也正在准备回去避暑,金声桓、王体中的“空头衔”估计要多顶一阵子。
不过,金声桓、王体中都是名副其实的牛人,至少比南明的将领强很多。清廷尚未考虑出兵江西,他们却着手准备给新领导一个惊喜。
弘光元年(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