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怎样把老同学培养成备用总经理?(2 / 4)
认真,同学的关系是事实存在的,无法抹去,再说了,同学的身份对工作而言不存在利弊关系,就看如何看待这层关系了,做事的态度才决定一切。因为是同学可能更贴心与真心相助,因为是同学也有可能有种“高起点”的心态,关键是看如何去正视这种关系。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我也不可能会去请你过来。
于球称赞我说得极是,他会努力去做的,不会让我这位老同学看走眼。我呵呵笑了笑,没说破。其实决定请于球来帮忙并不是看中他个人有多大的能力(我也不知道他有多大能力),而是想有个亲信,一个可以共进退的爷们,仅此而已,也不存在看不看走眼的事。
但是,于球他不懂,他满脑子都是大企业的管理模式。于球买了很多成功企业的管理书籍,发奋图强地钻研。我同他说,于球,你把这些书面知识先放放,下车间从实战出发,把自己当个普通工人,从最基本的工艺学起。
于球用手托了托下坠的眼镜框,又用狐疑的目光打量了我一下,随后目光下落在书上。我知道他不理解我的想法,我知道他是真心想学习知识来帮助我,想早日成为我得力的助手。
我用手拍了拍于球的肩膀说:“老同学,我给你提几点意见,第一点,你是没有名分的主管,隐形的;第二点,因为你是隐形的,所以你要态度谦逊,把每个同事当师傅、当师兄弟;第三点,在给你正式名分前,你一定要学会各种工艺流程,只有自己会了才能去管理车间以至管理整个工厂;第四点,在你心目中不要有同学这两个字,这样你的心态会更好。”
于球还是没有说话,我不知道他心里准确的想法,我在等他开口,只有他开了口,我才知道他的想法。我微笑着,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于球,盯着他狐疑的目光。
于球撇了撇嘴说:“大勇,有些话我也不知道说出来合不合适,不说吧,我感觉心里又憋得慌,说吧,又怕你生气。”
我笑了,说:“说吧,说出来听听,我能生什么气。”
于球顿了顿,咽了下口水,说:“大勇,我觉得现在厂子里很乱,这乱七八糟的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是因为管理不到位……”
我摆了摆手制止了于球的话,我呵呵笑着说:“于球,你说的我知道,我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厂子是我一手建起来我能不明白吗?但是,有句古话叫‘山下锣鼓山下敲’,我这么说你明白不?”
于球没接话,没接话就足矣说明他不赞成我的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