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3 / 4)
丝怎么压都压不住的羡慕。他羡慕张载的“直言”。不在乎身份地位,不在乎官职仕途。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真理”,大声的说了出来。哪怕写出的东西,跟自己以往所学都截然不同。
而他只能坐在这斗室中,眼睁睁看着那些证据,闭口不言。
这是圆滑世故,是明哲保身。司天监走上一遭,再转任个三司,出任地方,说不定终有一日也能入二府,被人唤做“相公”。这是一条稳到不能再稳的通天大道,他还跟苏颂亲善,是通玄先生的好友。只要他乖乖闭上嘴,终有一日能身居高位,功成名就。
可是这些,就是他心中所愿吗?
那盖在脸上的手,轻轻放了下来。沈括抬起了眼,看向书桌一角。桌上到处都是纸张,毛笔炭笔搁的乱七八糟,偏偏那一角十分干净,只放着一本书。
那是他的新书,短短半年,卖出了八千册的《梦溪笔谈》。
东京城到底有多少读书识字的人?这些人中,又有多少能看得懂书中所写?能看得懂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买上一本,而不是借阅、抄录?如此苛刻的条件,却还是卖出了让人震惊的八千册,几乎赶上了大相国寺刊印的佛经。
那些人喜欢这本书,哪怕价贵也能花钱买下。想来也日日翻阅,思索其中道理。明明不涉经义,也无益于科举,却还有人在意他的文章,信他在书中所言。
说不定将来还会有人根据那些文章,想出更深层的道理,写出些东西,发在《造化论》上。
这在世人眼中,可都是奇技淫巧,甚至是歪理邪说。但在他眼里,却是真正的“大道”,不逊于经义的世间至理!
既然那些他能说,为何“日心说”不能提呢?只因为眷恋官职,惜身自保?不,也许他并没有那么在乎。荣华富贵也比不上成千上万,愿意睁开眼睛,听他一言的人。而圣天子,不该被蒙蔽,更不该被他信赖,亲自擢拔的人欺瞒!
那只手,重新放在了桌上。停了片刻,扫开了桌上纸张,取过一份空白奏章铺展开来。用雪白的巾帕擦干净了手上炭灰,在干涸的墨池里添上清水,拿过墨锭细细碾开。看着那渐渐溢出的墨色,沈括唇边露出了些笑容。这是他用石油制的新墨,油亮浓黑,最益书写。若不是取猛火油炼制,又哪里能得这样的好墨?
世间万事万物,都该有它的本色。
放下墨锭,沈括用笔尖在那延州墨中浓浓一沾,提笔写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