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2 / 6)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运用你的对策,执行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有用的东西?用笔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 斩断拖延思维
19世纪初,一位匿名作者出版了一本书《拖延的愚行》,书中讲述了两位年轻的兄弟—爱德华·马丁和查尔斯·马丁的故事。他们一个拖延,一个不拖延。爱德华早早地开始做功课,也早早地做完。查尔斯则恰恰相反。放学后,他把书本扔在一边,对自己说:“噢,还早呢,晚上再做功课吧!”然后就开始玩。夜幕降临,他觉得很困,他又告诉自己:“噢,我可以明早上学之前再做。”到了早晨,查尔斯又把时间往后推了。时间一点点过去,查尔斯发现,他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他在那些“讨厌的”作业上草草地写上几个答案,就急匆匆地赶去学校。
这种“待会儿再做”的心态,就像一张借据。它相当于预支“现在就玩”的特权,以后再为现在买单。可是每当借款到期之时,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你往往就会发现利息的高昂。
我们在各种场景—不论是职场、家中还是大学校园里,事实上,在任何能发现拖延的场合中,都能看到这种“稍后幻觉”(later illusion)的破灭。这样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认知转向”(cognitive diversion):它让你暂时绕开紧迫的事情,先走上一条看似更安全的岔道。
就像变色龙一样,拖延的思维模式,也会随着推迟行为的类型、场合不同而发生变化。推迟写文章的教授可能会说:“我得先多做点研究才行。”在职场中你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