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4 / 6)
做决定的技巧。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做,还幻想着困境会自动消失。这就好比南辕北辙,又如逆水行舟。这种办法非但无效,反而会招致毁灭性的后果。
在本书中,威廉·克瑙斯会教给你一个“三管齐下”的方法,帮你克服拖延,让你的生命之旅收获更多的成就,这“三管齐下”的方法是:
(1)教你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表现的,以及怎样改变拖延思维(认知方法);
(2)教你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使你即使面对不适的环境,也能坚定地沿着原路前行(情绪方法);
(3)确定你的方向,落实在行动上,善始善终,运用你的知识,通过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行为方法)。
在这本书中,威廉·克瑙斯以其专业素养,让原本看起来错综复杂的拖延过程变得简洁清晰,通过清晰易行的步骤,让你学会自我调节;亲身实践这些方法,你将学会为生命负责,并重建你的力量感和目标感。苏格兰有一句谚语:“什么时候都能做的事,往往什么时候都不去做。”所以,这次可别再拖延啦!开始阅读这本书吧,把其中的智慧运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现在,终结你的拖延症!
乔恩·卡尔森
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
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成员
伊利诺伊州长州立大学心理学与咨询部名誉教授
译者序
困而求知,且勉且行
5月15日是豆瓣网“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成立4周年纪念日,也是我们“战拖心理成长会”发起的第一届“拖延节”。我们组织的一项线上活动是完成一项拖延已久的任务。我更新微博,写下:“#拖延节#写完译者序”。
在人文气息浓厚、文艺青年出没的网络社区中,拖延会员突破5万大关,本来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国外学者们曾经总结了拖延的常见诱因:僵化完美主义,逃避成功,缺乏时间观念,内心充满纠结反抗,病理性多动症,早期家庭或教育环境的影响……甚至连身在异国的文化差异,都可能让你罹患这种我们戏称的“拖延症”。
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享乐主义、一元价值观所引发的“身份焦虑”,本已让我们深陷洪流,工作带给我们的感受常常不是成就感,而是望之欲逃的失败恐惧,这种恐惧常常是引发拖延的元凶;而网页、短信、微博、游戏和其他各种信息源,也都在撩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