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3 / 6)
于是苏小月乘着沈云娇的得意时便指向街头,道:“正逢夏日,虽不是六月的天,却也比春季要热,咱们就用夏季为题材,我是农妇自然以农为主题做诗一首。”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苏小月引了杜甫的诗,随口就来,把沈云娇主仆两惊在当场,诗念完了,半晌没有晃过神来。
闺中女子做诗本属不易,还要以季节以身份成诗,那根本不可能,可是如今苏小月已经先说了一首诗,她若不对,必失了颜面,沈云娇一时间脸色青白不定。
她身后的丫鬟怒道:“会做诗又如何,你有我家姑娘会对对联么?你且让我家姑娘出个上联给你对上一对,你敢接吗?”
笑话,苏小月怎么把自己饶进去,当即便说道:“对上了又如何?没对上又如何?村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村里也有教书的夫子,多少才士出贫寒,不以出身论英雄。”
一时间沈云娇没有占上风,一向心高气傲的她忽然被一位村妇比了下去,当即就娇蛮起来,“哼,如你所说,你会做诗又如何?方河不要你了,他跟着我,我不会放手的,你且看看我能不能得到他。”
苏小月没想把人给激怒,她也是好言好语说完,没了耐性,“如此也不必说了,这样吧,我明个儿就叫方河拿着休书上你家里提亲去,到时族老们敲锣打鼓往衙门里送定礼,你接着便是。”
苏小月说完,接着起身,头也不回的往外走。
沈云娇微微一愣,不知她是何意。
身后的丫鬟却吓白了脸,伏在沈云娇耳边说道:“姑娘,万不能让方河这么闹着去提亲,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便只能嫁给他而不能强势压着他入赘,到时大人左右为难,恐怕会把你留在这儿,再说你跟他的事,大人和夫人都是不知道的,这事儿若是知道指不定对你失望,到时没了娘家倚仗,你该当如何?果真如那村妇所说嫁入粗野的乡村种田去?”
沈云娇打了个寒颤,被丫鬟一语点醒,事实上她那夜闯进方河的房间,原本想着生米煮成熟饭,让爹娘帮着自己谋划,没想怎么也近不了方河的身,更没想到方河会那么早醒来,还跑出了衙门,早知道就先通知护卫不放人走的。
她什么也没有做成,这事儿就不好向爹娘开口,若是让爹娘知道她不顾名声,做这苟且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