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5 / 6)
正直的官员,都对他们父子赞不绝口。
只是宫里的皇帝,对于这些却都是置若罔闻,没有半点表示。
既没有大张旗鼓地奖赏瑞亲王父子,也没有对像他们这样的偷偷上折子抨击他们的权贵有半点表示。
皇帝的态度引人怀疑。安乐侯虽然也听说了那什么传国玉玺的风波,却固执地认为这不过是个谎话连篇的故事。
笑话,皇帝没有传国玉玺,那些老臣们如何会拥立他?那些政令这么多年又是怎么传达下去的?
所以,他坚信,对于瑞亲王父子一开始就反对太医院处置疫病的方式,并且公然违抗圣旨之事,皇帝肯定是万分恼怒的。
即便现在疫病确实得到了抑制,京都的混乱确实得到了平息。但是瑞亲王父子还是不应该得到表彰的。
如果人人都像他们这样,这大夏朝岂不是就乱了?
之前皇帝不肯对他们出手,肯定是忌惮他们父子手中的兵马。如今晋阳王西北大捷,随时都可以班师回朝。皇帝有了人手,应该就不会再一忍又忍了。
因此,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耿耿,安乐侯基于一腔“义愤”又特意上书了一道折子,这道折子的内容,就是瑞亲王虽然贵为亲王,却并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公然违抗圣旨,置皇上的颜面于不顾。因此论罪当诛。不过看在他们有平息京都疫病的大功,可以功过相抵。至于济仁堂,更是在他们的有意扶持之下,誉满京都。济仁堂就是违抗圣旨的第一个地方。论罪也该将济仁堂从此之后罚没入公!济仁堂的大夫,也都要按律处置。该杀的杀,该抓的抓!毕竟,都是他们违抗圣旨在先!
安乐侯生怕按照正常的渠道,这折子无法递到皇帝的手中。却是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方式。由安乐侯老夫人亲自进宫,把这折子交给了太后娘娘。
美其名曰让皇上知道京都的实情,而不是被一些有心人故意编织的情形。
太后对于安乐侯老夫人送过来的东西,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兴趣。横竖不过是一张折子,大概是安乐侯在朝堂上不好诉诸于口的东西,想私下里请皇帝帮帮忙。
所以她很快就派人把折子送给了皇帝。
皇帝拿到了这张折子,却是如同打算瞌睡的人送来了枕头!忍不住喜不自禁!
“看来朝中还是有聪明人的,只不过安乐侯是个老实人罢了!”在皇帝口中,安乐侯居然成了一个老实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