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律山轶事(2 / 6)
就在于她在毫无储备的情况下,领悟了一个和其原本力量完全不搭调的规则。以至于她需要额外花费精力,把自身原本的实力融入新的力量体系中。所以才在和奎森的战斗中,显得有点手段单一。实在是因为底蕴太差,时间太短,根本没法有效地结合。
而小獬豸徐执更可怜,他成神的时候连独立意志都没有,更别提积累了。虽然从徐通那里继承了不少战斗经验,但徐通那时也就刚一流的水准,而且走的还是纯粹的堡垒武学方向,可参考的价值不大。
当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徐执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好处。正因为他的空白,反而和天道法理融合的极为紧密,这就是他恐怖的覆盖范围的缘由。
但也因此,他的感悟都是如何和天道法理更完美的配合一类的。这样的感悟,徐通可不敢用。尤其是这次见过王圆圆后,彻底搞明白了内外天地的差别。他就更不敢了。
徐通所追求的,套用句成语,就是内圣而外王。内在的个人小世界,是法的世界,这可以理解为信仰。而外在,身为堡垒一员,他有着清醒的认知,强悍的个人战力是绝不能放弃的。
身为殖民者,他可以是法的制定者,可以是法的执行者,但他本身一定要超脱法的制约。虽然这有点不公平,但是没办法,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从没背叛利益的阶级。只要徐通不打算背叛堡垒,他就必须站在堡垒的角度考虑个人的发展。
所以徐通要想半步,小獬豸徐执那些感悟一点用都没有,他需要全新的,独立的,另辟蹊径的感悟。所以也不闭关了,干脆出来好好发展一下律山。也许在日常生活中能悟出什么。
王圆圆给他讲的故事,其实笼统归纳起来就三条。有一类人战斗意志强烈,本能强悍,在积累充足的情况下,这种人最适合战斗中突破。往往越是生死大战,生死之间的大恐怖,有些人扛不住,意志消退都是轻的,弄不好就身死当场。但有些人,越是这样越兴奋,生命在那一刻升华到了一个巅峰,本能的会抓住某个一闪而逝的灵感,悍然临阵突破。而这种人在堡垒的高手层里还不少,但也只占了小部分。毕竟玩漏了,死的也不少。
而另一种则参考价值不大。有那么些人,意志过于坚定,什么超凡屏障,什么天堑,什么瓶颈。意志似刀,一律劈碎。对于这帮牲口而言,一切修炼上的阻碍,都和敌人一样,剁了就完了。其中的佼佼者正是徐通这份传承的第一人,那位连魏云都惧怕的明教教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