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6 / 7)
却不直奔大营而出,而是迂回包抄,反将敌军埋在两侧的伏兵围上。”
“打乱敌军之策,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父亲同时率大军压至,必能大胜!”
王珞的话,越说众人眼睛越亮,最后他补充:“此计要成,必须与济王联手。”
不然兵力悬殊,计谋再好怕也无法压制齐王五十万大军的。
王珞道:“我们可将计划和盘托出,邀济王一起突袭。”
这样很够诚意了,济王也是一样处境,他必会答应的。
“好!好!好!”
王吉连续说了三个好,大喜骄傲,忙立即手书一封,吩咐张安为使,趁着夜色悄悄潜往济王大营。
……
王珞说的一点没错,身陷同样的处境,若有计策击败齐王,济王必会联手的。
“这计策不错,齐王大营确实挪无可挪,且以齐王一贯行事作风,探知六沟谷以后,他必会将计就计。”
接见张安后,济王将其暂时屏退,先和诸臣将细细商议。
关于齐王会将计就计之事,大家看法和王吉方一样,反复议论过后,也一致认为空营计是最具操作可行性的。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将个人私怨放一边,先联手抗敌。
此事上下达成一致,不过对于联手的方式,储竺和杨舒却有些分歧。
储竺认为,可接王吉诚意,分兵五万一起突袭,将战局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实话,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此策里应外合才是最掌握主动权的。
主动权是其一,另外王吉也说了,将齐王歼杀或赶出豫州后,齐王目前夺下的地盘,谁战功最多归谁。
很公平,而且六沟谷方向更接近白池城南屏关,一旦大胜追击,确实是突袭军最快,也先下手为强。
济王有些意动。
只杨舒却道:“宁舍小利,确保大军聚拢,乃上善之策。”
目前,王吉这计策确实没推敲出大漏洞,但他始终不敢小觑齐王,他总觉得有变数。
一旦生变,深陷其中的五万大军就折定了,不如聚拢在一起,随机应变。
济王一想也是,咬牙:“那好,我们就不掺和突袭了!”
“来人,把那张安叫上来。”
……
张安进出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