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三个身份(2 / 3)
性情方便倒罢了,但能读书却令人惊讶。赵家本就是农户,侍弄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赵家大伯管侄儿温饱可以,可能供侄儿念书么?读书人清贵,相应的,读书的花销也大,农家户想要供个读书人,一家子都得缩衣节食。再者,赵家大伯有三个亲儿子呢,即便真要供,也是供自己儿子,但实际上,赵家大伯只供了长子和侄儿赵书成。
村里没有私塾,得去柳林镇,教书的先生就是姓蔡的老童生。
早前便说过,这个蔡老童生无子,过继了同族的蔡骏驰。蔡骏驰虽比赵书成大一岁,但两人是同窗,一起在私塾念了三年书。
已经从陆芸娘口中得知,如今贤郡王府的“蔡骏驰”是其亲兄长,能对上身份的便是蔡母留在前夫家的儿子赵书成。赵书成和“蔡骏驰”年纪上也相仿,二人又同窗三年,必然了解,顶替蔡骏驰这个身份应该也是有这方面考量。
然而,若“蔡骏驰”的真名是赵书成,没道理要更名换姓。
闻寂雪对“赵书成”这个名字也很陌生。
那些查过“蔡骏驰”底细的人,必然也没觉得“赵书成”有什么特别,都没起疑,查到赵书成死亡便撒手不再理会。据秀山村的人说,赵书成是十岁那年掉进河里淹死的。
对此,穆清彦存疑。
他当然知道真正的赵书成没死,但这个死亡是怎么回事?
原本的蔡骏驰一直在柳林镇生活,直至十六岁外出求学。
可以证实的是,蔡骏驰的确在桐山书院求学,足有两年,而后便外出游学。
如今的“蔡骏驰”出现,最早就是在贤郡王府,那是二十年前。
那么,顶替的时间段就在真正的蔡骏驰离开书院之后,假的蔡骏驰出现在京城之前,其间空缺有十年。
这是十年的空白,很难查证,所以以前查过的人尝试两回就放弃了。
总的说来,贤郡王府的蔡幕僚共有三个身份,最早的真实身份:赵书成,后来顶替的身份:蔡骏驰,第三个则是空白的十年间使用的另一个身份。
穆清彦有预感,找到那个身份,必然揭开蔡幕僚的真正面纱。
或许,会跟雪家的案子有关。
所以,为寻求这个答案,只能再回溯本源,解开赵书成十岁死亡的真相。
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穆清彦无法回溯,所以要去一趟秀山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