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卓家(1 / 5)
独子出事,潘老爷又急又怒,热血冲头病倒,半个身子都不能动了。幸而大夫请的及时,又是扎针又是吃药,恢复了知觉,但人是元气大伤,得躺在床上静养。潘老爷没个亲兄弟,只两个亲妹子远嫁,不得已,潘秀的事儿只能请潘舅舅帮衬。
潘舅舅叹着气:“独木难支啊。当初我姐夫他们没瞧中卓家姑娘,也是因着卓家是个独女,遇事人单力薄,没个帮衬。我如今这个外甥媳妇不同,比不得卓家家底儿厚实,但家里两个亲兄弟,又有几个侄儿。这回也多亏着他们家,若不是他们来潘家陪着外甥媳妇,卓家早就打上门了。”
有句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
实际上,不止是家务事,类似这种人命案,苦主闹上凶犯家门的不在少数。苦主有理啊,就算是把凶犯家打砸了,外人也是同情苦主。唯有家里兄弟多,震着,旁人才有所忌惮。
潘太太朝一旁站立的丫鬟示意,那丫鬟便捧出一只巴掌大的木盒,呈到穆清彦手边的桌上。盒子打开,里面是叠放的银票,虽不看出具体数目,但面额是一百两,少说大几百两银子。
潘太太道:“我家秀儿这是无妄之灾啊,我那孙儿还未出世,不能没了爹。听说当初丰州的邱老爷给穆公子的酬谢是一千两银子,我家虽比不得邱家富贵,但秀儿就是我们夫妻的命根子,哪怕散尽家财,只要他能没事……”
到底是母亲,连日哀痛,说着说着又哽咽难言。
潘舅舅只得接了话:“穆公子见谅,我姐现今是吃不下睡不稳,若不是为着外甥,早倒在床上了。”
穆清彦自然能体谅,只是:“恕我直言,我只会查案,却非衙门中人,更不负责审理案件。即便照你们说的,潘秀此事有冤,可杀了人是实情,我又帮得上什么忙?再者说,如果潘秀真是将卓嫣嫣认作鬼魂,惊恐之下杀了人,衙门自然会考虑这一点,你们倒不如找个擅长诉讼的状师,或探一探县令大人口风,再说如何应对的话。”
穆清彦同时也在思忖,觉得潘家不至于如此慌乱找到他这里来。
潘舅舅道出实情:“实不相瞒,我们试着找县令询问,可是……虽没见着县令,倒是打听出别的来。若在以往,外甥这事儿有周旋的余地,可、可如今钦差大人在万霞县,据说早前就对县令很是不满,导致县令事事严厉,怕是不肯将我外甥往轻了处置。”
提到钦差,穆清彦动了动眉。
潘家既然能找到他,自然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