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2 / 5)
书生。他还说本来父亲遗命不敢违抗,可是他父亲毕竟因陆文正而死,今生不能报仇才是真正不孝。”吏部侍郎站在一旁回话,他此刻是相信张子辽的。
杨国舅转了两个手里的玉珠道:“那也继续盯紧点儿,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是,国舅爷。”
“还有,让他诬陷现任守备的事一并暂停吧,眼下这个骨节眼,陛下多疑。这个时候现任守备没了,把张子辽顶上去只会让陛下更加盯着咱们不放。既然现任守备收集的信息差不多了,就让他再当久点,换了别人,还得重新动用人力物力去重新调查。”
“属下明白。”
翌日,皇城西边的校场内,鼓声雷动。看台上坐着三位朝廷命官,郑都司赫然在座。
校场内,前排站着五个人,沈文昶站在左排第二的位置,五人同时拉满弓,拉满三下,弓上的箭射了出去。
稍后便会有人报上是否射中红心。
连比三支箭,有考官拿笔记录几人成绩。
郑都司瞧着沈文昶射中的靶子暗暗点头,沈文昶选的弓不是这五个人里面最沉的,可中的靶心却是最多的,按弓的重量等级和中靶心的数量来算,成绩是五个人里面最好的。
“左排第二个是个好苗子,第一场掇石成绩就不错,这第二场的步射不错,权且看他骑射如何。”郑都司坐在椅子上端着茶同两边的副考官说话。
副考官闻言默默地在沈文昶步射一栏画了红勾,这向来做文武科场考官的,鲜少有不通世故的,再者沈文昶确实不错,没有道理不做顺水人情。
“圣旨下!!!”
一声尖锐的高声在校场响起,郑都司闻言看向校场门口,见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连忙站了起来,带着副考官急急忙忙下了看台,迎到校场门口。
“郑大人,陛下有旨!”总管太监笑道。
郑都司闻言连忙跪了下来,随后校场众人跪倒在地,已经上了马的沈文昶,也连忙下了马,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这皇城脚下就是不一般,随时都能听见圣旨啊。
“奉天承运,陛下昭曰,今前线大捷,我大周国威扬于四海,今欲与大周臣民同乐,更欲为我大周择选良才。此番武试高中举人者和前试高中举人者可以直接在京比魁试,无须等到明年,此番恩科朕十分看重,望郑卿家勿负朕心,为我大周选出将帅良才,此大功于朝廷,卿家青史留名,钦此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