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3)
(我曾那么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会和M公司签下正式的合同,但是后来……我却没有进M公司。)
从M公司辞职一年后。
夜色渐深,手边的那杯Espresso也已经见了底。斜靠在Starbux窗边的椅子上,手指轻点在桌子边缘,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这家店很快就要关门了。
最后望了一眼窗外夜幕中的天坛,我点下了发送键。
谢邀。
是的,我来北京了。对不起,其实我是个上海人。
我原以为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在北漂。我只不过找到一份工作,而工作地点刚好在北京而已。我对平湖秋月提到时,他只问了我一句:你是外地人吗?是的话那就是北漂。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大概就是上海人的特点吧,在北京生活不顺利,随时都可以离开,逃避回家,家里有同样薪酬的机会与工作等着我,可以过得很惬意,无忧无虑。所以外地人北漂的艰苦,上海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吧。我写到这儿时,平湖秋月又对我摇了摇头。
他说要体会北漂的辛酸,你得先有一个梦想。
感触最深的是他带我看的一场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舞台上饰演穆桂英的演员性情直爽,唱起戏来音色透亮,步履迎着鼓点两袖生风,一双杏眼神采奕奕,惹得观众们连声叫好。都说京剧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只是个外行,但我知道京剧讲究“唱念坐打”四功,其中最重要也最难的是唱功。唱功需要唱戏人反复吊嗓才能磨炼得很优秀,没有耐力很难坚持下来,这位演员能唱得这么出色,想必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北京了。
不,平湖秋月却否定了我,他认识那位京剧演员,他不仅不是老北京,还是个上海人。
他和我一样,没有选择留在上海而是来到了北京,读了戏剧学院,最后留在梅兰芳大剧院唱戏。他的家人一点都不支持他,觉得京剧早就没落了,唱戏毫无用处,既找不到老婆又耽误人生,甚至在上海的一个企业里为他安排好了待遇优渥的工作。可他还是跑来了北京,义无反顾地唱戏,唱得潇洒痛快,精彩绝伦。
这项荣誉不仅仅是上海人才有。后来我在为一个电影公司打工时,结识了那里的高级财务,他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来到北京的,他上的大学不够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