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买卖(2 / 3)
徐世杨折腾的跟小羊羔一样老实,但他们毕竟是鞑子,收在身边,养几天,还是很强的战士,用来对付盗匪流民,肯定非常好用!
听徐世杨的口气,这事似乎有门?
于是,徐世松突然有了新的期待,他试探着说道:“三弟说笑了,鞑子都是最好的兵,要是给我,可不舍得像三弟那样浪费。”
“大哥这话不对。”徐世杨微微摇头:“世上最好的兵就是我们汉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用这些好兵。”
徐世松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不打算跟三弟为这种小事争吵。
“三弟你如果不想要的话,一个人三石粮,都卖给我如何?”
徐世杨摇头。
“五石!”徐世松主动加码。
徐世杨还是摇头:“我不要粮食。”
“三弟想要什么?”
“人。”
“你不是从鞑子手里救回不少人吗?”徐世松奇怪的问:“还缺人?”
“人口永远都是不够的。”徐世杨笑着说:“不过这次我想要的是工匠,什么工匠都行,当然最好是铁匠。”
“工匠。”
说到这个,徐世松倒是犹豫了。
工匠在哪都是技术人才,特别是铁匠,如今的江北,合格的铁匠恐怕还没有坞堡堡主人数多。
铁匠和优秀的士兵,谁更值钱一点,倒是真值得思量一下。
“如果大哥不舍得,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方案。”
徐世杨能够理解自家兄长的犹豫,如果是自己来做这种选择题,他肯定不会选择什么狗屁鞑子兵,但徐世松,或者说其他坞堡堡主,可能更倾向于几个效忠于自己的鞑子。
只是,这些鞑子对汉人堡主没什么忠诚可言,这是个让人不得不仔细思量的缺点。
所以,徐世杨一开始就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按照他的标准,向徐家其他堡主订货,工匠本人还是依附于原来的堡主,只是需要拿出他们的时间和原材料,帮徐世杨生产他急需的武器。
火门枪技术并不复杂,本质上那就是一根竹节式的铁管,尾銎就是插支架的地方,发射药室与枪膛的长度比例为1:2:3,分别是50毫米、100毫米和150毫米的样子,为了保证威力,口径在17毫米以上,枪管厚度8毫米。
在前世,这种级别的火门枪可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