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刘焉(2 / 3)
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郄俭为黄巾贼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后因背疮迸发而卒,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没错,他就是后来被刘备夺了天府之国的益州的刘璋的老爹。
说起来,刘焉和刘备还真有缘分。
公元184年,黄巾乱起,刘焉听幕僚邹靖的建议,在幽州广幕群雄,以抗黄巾,从此,引出了三国演义的故事。
刘备在皇榜下一声叹息,结识了张飞,关羽,这才有了后世的桃园三结义。
后来,黄巾之乱平息,刘焉为了圆自己当土皇帝的梦想,奏请灵帝恢复州牧制,自此,算是给后来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以前的地方最高级别相关是刺史,只管政,不管军,是没有军权的。
可是州牧就不一样了,这是真正的大佬,益州之地的军政全部被他一个人抓在手里,说的话比皇帝都好用。
而且,这家伙派张鲁割据汉中,算是截断了中央与益州的联系,彻底的成了益州的土皇帝。
不过,有因就有果,后来,被他一手提拔的刘备从他的儿子刘璋手中把他的这块家产夺走了,并开创了蜀国基业。
可以说,汉末三国后来之所以能乱成那样,和刘焉上请恢复州牧制有着直接的联系。
史书上是怎么记载评价他的呢?
常璩:“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
李清植:“焉、璋以枝叶之亲,而阴怀攘窃之志,汉帝既尝收戮其二子,则亦与于叛乱之者数也。”
王夫之:“刘焉妄人也,而偷以自容。”
就连在益州土生土长的陈寿也对他嗤之以鼻,说其“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
总的来说,这家伙就不是什么好家伙,为了自己的利益,彻底的把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葬送了。
原本林天以为自己的三字经就算不能引来什么闻名遐迩的大儒,也得引来管宁,邴原之类的,可谁知道,竟然把这位惊来了。
“前几日,老朽恰巧路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