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北宋(九十)(11 / 12)
安然循声望去,便见一少年郎逆光策马而来。
白玉堂一身甲胄,不复汴京城中翩翩恣意模样,他甲胄被擦得闪亮,细看之下却可见上头诸多刀痕,这些痕迹彰显了主人曾经遭遇过的一番苦战。
少年人翻身下马,冲着夏安然拱手作揖,眉宇间的坚毅气息重了不少,“先生,吾等幸不辱命。”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张都是听精忠报国码的,有时候眼泪就下来了。
昨天看到评论区有娃已经解读出来啦!你们真是棒棒哒。
其实这首歌里面也有作者君的回忆,大学一啥课我忘了,那老师讲课还挺好的,是那种两个班一起的大课,然后突然布置了社会任务,要求唱爱国主义歌曲。
然后楼主一寝室的四姑娘就很头痛,因为当时的规定是主流的都不能唱,就是《我爱你中国》《团结就是力量》这种都不能唱,算平时分,可把我们为难得哟!
因为是自由组合,我们也没找别人,就开始翻歌单。
虽然当时还是青葱大学生但是作者君的歌单总会出现蜜汁歌曲,然后就忽然想到了这首,于是我就功放给妹子们听,一致通过啦!但是没想到我们之前表演的哪一组是拉了二十多个人直接组带诗朗诵的黄河大合唱,那气势贼滂沱,还带配乐,我们当时就带了一手机。
上台的时候我们的心其实怪虚的,当时歌好像还出问题了一下子放不出来,于是干脆就清唱。
可以想象一下,四个妹子,大型阶梯教室,清唱……那真是……
就是掐着衣角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但是随着开始唱声音就一路飙高。
我们四人都属于非艺术性死读书的,其实下来之后个个都在拍胸后怕,当时就是越唱越响越唱越响,越唱越豪迈,尤其是在下头也开始有人跟着一起唱一起打节拍之后。还能看到同学的笑脸,有人鼓励,尤其是坐在前排的男生给我们打拍子什么的
下台之后还有人悄悄说其实觉得我们唱的比黄河大合唱好,因为更有感情,哈哈哈~
其实挺感谢那个老师的,那节课和那段时间,感觉就是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大学少数还记得的画面真的是很美好的回忆。
但是坦白说,当时这首歌我并不知道南宋的具体历史,只知道这是讲岳飞,当时对岳飞也就是个大概印象,并不能体会这种“马蹄南去人北望”的痛。
二十多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