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北宋(八十四))(8 / 10)
了我等军籍的差异,”这个兵哥长期僵硬的面容上扯出了一抹笑“他们本以为边军同厢兵一般不需演练,如今非战时日子更是极其舒坦。”
他话没有说下去,夏安然却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皱了皱眉,几乎可以想象寻常百姓们的心情。
宋代人的税是交给国家的,和现代宣扬的“税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维模式不同,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像交保护费的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当得知国家用从他们这儿收取的钱去养一群闲着没事干的大头兵,尤其联系到自家县城内这些厢兵模样的兵哥的时候,百姓心里头必然是不愉快的。
加上宋的兵制度是雇佣制,这种制度比之之前各朝各代的强行征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也无形之间让百姓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低的谢忱之情。
而《军报》中种种信息便告知了他们,大宋的边军即便没有战事每天都在训练,大宋的旁的营军亦是也会参与到当地的救援行动。一方面这是对于军队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是各大军区之间的比拼。
在若干次削军行动过后,如今的大宋军队多以热血男儿郎为主,如此构成便注定了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军报》如今不仅仅在民间传览,也会被送到各大军区,供兵士们翻看,一眼瞅到这一月自家的表现最好兵士们就很高兴,如果被隔壁军区压了一头就极其火大。
如果排到最末就更不必提了,别说他们了,将军参军都看不过眼,就连日常文质彬彬总是阴阳怪气的监军都受不了这个。
谁能忍受自己所在的军被比下去啊!就算是再看不过眼这些糙汉,那也是老夫罩着的糙汉。
老夫欺负可以,旁人来,不行。
就在这种颇为扭曲的思维模式之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宋的各大军区动作频频。
什么上山打老虎,什么下山抓土匪,什么扫荡马匪,什么帮忙修葺屋舍,什么养了好吃的猪便宜卖种种不一而足,也就是夏安然后来将这条线交给了赵祯,也不知道赵祯后来是怎么弄得,怪不得前段时间那个御史会攻击《军报》呢,可不就是形象塑造太过激进了吗。
这样可不行,夏安然在本子上记下了这件事,军队形象不能塑造得太过,捧得太高一旦摔下来会比之前更严重,大宋的军队如今也只能说是稍稍比之前好上一些,真要挂个军纪严明的牌子指不定得摔得多惨。
“王爷,这个味道如何?”正当他奋笔疾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