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彩琉璃石(1 / 4)
陕山交界,洛阳之陲黄河之角有一小镇,唤名凤凰。
初为村落,后发展成镇。凤凰锦名,实则名不副实。
此地因地处黄河之边,常年旱涝交替,加之土地贫瘠。
从古至今,仍以贫穷出名。陕晋之土,多粘而贫瘠。
在农耕水利之中,视为恶土。每当黄河水发,涝积遍地。只等那涝水退去,烈日一晒,那焦黄的土壤便如同水泥浇灌的地板一般,奇硬无比。
凤镇的村民,多为祖上停留恶地,代代相传。一无适地易迁,二怕生活习惯难改。于是,一代穷过一代的人,依然停留在这片贫穷无望的土地上。
依天吃饭,靠地而活。
在旱涝相交的年景里,整个凤凰镇颗粒无收。为了存活下去,全镇的人集体出去乞讨。
根据祖上传说,凤凰镇之所以从古至今,代代穷苦,是女娲神祖怒下诅咒,才落成恶疾之地。
相传,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了人类。后女娲继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
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撞去,竟将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女娲见人类失去生存条件,着急万分,就决心炼石补天。
她遍涉群山,选择了天台山。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的理想地方。
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块五色石。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
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女娲补天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迎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
到天台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
笙箫之声带着润云,所到之处地富人乐,天下从此太平。
后来殷商暴君荒淫无度,目中无人,在参拜女娲神像的时候竟然对女娲的美艳心动,在女娲庙题下淫诗,惹得女娲大怒。
亲自下界毁去女娲庙,只是不想将当年补天剩下的一块七色琉璃石头从此遗落人间,下落不明。女娲神祖因失神石而暴怒,便施下恶咒,从此周边之人,世代穷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