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带学生去后山上课(4 / 4)
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对此,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我个人觉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试想,如果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只会按照课本上课,缺乏一定的活力,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难提高成绩。
相反,若是学生对学习有着莫大的兴趣,那么即便老师讲得少,他们也会自主学习。其实这也是现在好多学校,都在高新聘请有能力的年轻老师的原因。
今天我要讲的这节课,是著名的乐府诗《蜀道难》。
我忽来奇思妙想,打算这节课不在教室上,而是到学校后面的那座山顶。
洋县一中府邸位于北大街城郊,背靠一座山,而爬上山顶,入眼便是一大片山川。远观河流,如白色绸带婀娜蔓延;远方险峭的山路,如蚯蚓盘旋。虽然无法和蜀道相比,但若是能在那样的场景中,学习《蜀道难》的话,也许会事半功倍。
有了这个念头,我便立即去刘校长的办公室,想让他给我批准。毕竟没有校方的允许,我也不敢擅作主张。
刘宏义说我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想法的老师,虽然很新奇,或许对学生学习也有帮助,但学校毕竟有规定,他虽然是校长,但也不敢批准这件事。
“刘校长,我明白你的担忧,毕竟学校以前没有做过这种尝试,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一定会注意安全,绝不会发生任何事故,否则后果由我一人承担。想必校长对我和班里的学生的关系也有耳闻,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尽快打开的话,我很难开展工作。我带他们上一堂户外课,其实也是想趁个这个机会,缓和我和学生的关系。只要大部分学生能接受我,剩下个别学生就算想影响我的工作,也大势已去。刘校长,希望您能帮我这个忙。”
我态度诚恳,刘宏义一时间也犹豫了起来。
良久后,他终于点点头说:“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