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3 / 5)
说难得涂糊,对人对事都宽容一些,日子会过得更舒心。
**
半月之后,江少奶奶就邀了娇娇来府中小聚。
国孝期间的忌讳就算再多,也拦不住姐妹小聚。况且,只要不是大宴宾客、把酒言欢,像走亲访友喝茶叙旧,根本就不算犯了忌讳。
没多久,魏家这头也回了礼,不过这次却是罗氏做东,请了江家长房太太过府一叙。
这主要也是因为江家的情况特殊,二房的嫡妻过世多年,唯一的嫡女更是早已出嫁,而妾室哪怕生养了儿女,也不可能为儿女的亲事出面应酬,这些事情自然就全部交给了长房太太。
江家大太太也明白自家二房的尴尬之处,又因为二房独子并非她所出,只要大面子上过得去,娘家的门第略低一些,她也是能接受的。尴尬人尴尬事儿,略有所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
两家很快就议定,等魏家的家孝一过,两家就正式定亲。
国孝只是头一年不准办喜事,后面两年就没那么讲究了。而魏家的老太太过世得略晚一些,以魏家为准就可以了。其实,更妥当的该是干脆等三年国孝过去后再说,可一则江家二房的独子年岁不小了,二则魏家这边除了锦娘之外,还有一个仅仅比锦娘小了两个月的庶出三姑娘。
两边都着急,自然就事急从权了。
定下了锦娘的亲事后,罗氏肉眼可见的送了一口气。
她一共就生了一儿两女,儿子便罢了,在婚事上头本就是女子更式微一些的,尤其女儿还是要嫁出去的,嫁到一个全然陌生的人家,一切从头开始,叫她不得不多替女儿担几分心。
偏生,罗氏的长女魏钰娘遭遇了那些事儿,哪怕魏钰娘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罗氏依旧不曾完全放下心来。也因此,在对待锦娘的婚事上,她愈发的小心谨慎,恨不得将一切不稳定因素尽数剔除。
至于庶出的三姑娘,罗氏倒不至于不盼着人家好,但因为心态不同了,她完全可以不急不缓,慢悠悠的挑选亲事。
这就跟娇娇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商户女的出身已经够低了,至于商户家的庶女,甭管嫁到哪家去,都不是娇娇可以接触到的范畴了。
没过多久,许久不见的大姑太太倒是上门了。
要说魏家这两位姑太太也是怪了。
嫡出的畏畏缩缩,满腹的算计却没相配的脑子,比谁都傻,却看谁都是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