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3 / 3)
而死”,她年纪轻轻殒命京郊,待事了之后,赔她一命又如何?
她若不死,以后无休无止的阴谋里,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无辜受牵连,在那些阴谋诡计中饮恨黄泉。
皇帝冷冷道:“李携砚之死,可是你与严郇所为?”
没有做过的事,她向来是不愿承认的。
她瞥了身旁的严郇一眼,语气平和:“不是,还请圣人明查。”
皇帝怒拍长案,喝道:“严郇,既然郡主不知情,那此事便是你一人所为,你可认罪!”
他的语气中暗含警告意味,明显是要他一人承担所有罪责!因为无论是出于那寥寥无几的祖孙情,还是出于对天家颜面的考量,一国郡主都不适合背负杀人罪名。
严郇没有因这威慑而屈服,似乎又变回了七年前的那个强项少年:“臣不认。”
“圣人,此案疑点重重,李大小姐在归去途中出事,可能是意外,也可能是有人为了栽赃我和老师”
皇帝气急反笑,打断她的话:“再休提什么老师!也休提什么修道!朕都替你臊得慌!”
她辩驳道:“那些画卷只能说明我曾思慕过老师,这也能成为我们有苟且的铁证吗?”
吴琚拂须道:“郡主的意思是,这不过是您对严大人的单相思?若这只是您的单相思,严大人他能屡次在金殿上拒绝圣人赐婚?他能在醉酒之后犹自呼唤您的名字?”
她不可置信地看向严郇,却发现他也在回望她,他眼中有种难言的苦涩,也有种被揭穿心事的狼狈。
她顿时觉得很滑稽,很可笑。
因这师徒的名义,即便当时他们双双动心,却也不肯逾礼一步,固守着彼此的本分,却没有想到,即便光风霁月至斯,有一天他们还是得面临这样的泼天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