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师祖的谋算(3 / 4)
礼之后,他也能如师祖一般,在新政之事上可进可退。
进可以借着师祖的回护,从而放心大胆地明言行政之事,在元化帝跟前一展所长,从而取得这位年轻帝王的器重,变成元化一朝的政治新星。
退则是若新政失败,可借着右相一派的势力,保全下自己的性命。
毕竟经过冠礼之事,他顾云浩算是牢牢的跟右相一派绑在了一起,即便新政失败了,那些世家大族想要清算,也会掂量掂量。
“师祖高瞻远瞩,弟子拜服。”
想到这里,顾云浩更是钦佩这位师祖,说道:“今后还望师祖多加提点一二,弟子定能受用终身。”
此时此刻,顾云浩才算是看的更清楚了。
江程云——他的恩师,虽然看着是个不拘小节、爱民如子的谨慎官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老师却是个君子。
这么多年来,老师教过他读书做学问,亦是教过他做人行事,对于官场仕途……
顾云浩记得,恩师曾教导过,要他行事谨慎,但必要心怀天下,不可为庸官碌碌一生。
然而,江程云行事虽然谨慎,亦是懂得自保,却也不会如师祖孙惟德这般惯用阳谋,做些左右不定之事。当然,也不会教顾云浩这些。
顾云浩心里明白,老师并非是看不懂或是心思不及,其实是不屑。
也是因着这个‘不屑’,老师宁可这么多年来一直守在淮安府,也不愿入京。
原来他跟着恩师相处这么多年,却到了今天,方才真的明白自己的恩师。
不过虽然敬佩恩师的为人,但顾云浩却是晓得自己当前的处境。
不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新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都没有资格去当‘君子’,如今的他,需要像师祖孙惟德一样,学会盘算、懂得筹谋、擅用心机。
“总算是开窍了。”
听闻顾云浩的话,孙惟德并未多言其他,只是眼含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若欲为大事,必当要有所舍,既然存了不一般的志向,所舍弃的自然更多,行大事不拒小节,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你那木头老师却是这么多年都不懂。”
闻言,顾云浩默默了许久,最后却仍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现在其实是明白恩师的心思……
毕竟在这样的名利场上久了,人心又岂会是一尘不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