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7 / 8)
判。
疾行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石咏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恰克图。在这个时空里的恰克图,正是双方边境上的城市,在此进行着大范围的边境互市贸易。可巧的是,石咏在恰克图还见到了几个老面孔:科尔沁亲王王妃探春门下的几名商人,竟然也将生意做到了这里。他们不止将科尔沁的出产贩卖到此,更将中原出产的棉布、织料、油盐、粮食等种种生活必需品送到恰克图,与鄂罗斯人互市。
石咏见到这些行商,登时大喜:这下子更加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双方边境的互市情况了。他当即将这几名生意人请为上宾,邀他们向使团介绍眼下边境的情形,也讲述鄂罗斯人的性格,介绍该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待探春的人在使团驻地闭门呆上了三日之后,整个使团对于如何与这拨鄂罗斯人谈判,更加有了十分的底气。
很快便到了与鄂罗斯人较劲的时候,果不其然,谈判一开始,鄂罗斯的使臣萨瓦便使出各种卑鄙手段,想尽办法,试图欺瞒哄骗中国使团。
但由于中国使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团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对边境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就算一时不了解,使团随身携带了大量文书与资料,可以随时供查阅,根本欺瞒不了。相反,中国使团因与当地的商人就近期互市的情况做过一番详尽了解,鄂罗斯的使团一路来时则只顾着劫掠与骚扰百姓,在这上头反而落后了一筹。
于是萨瓦又使出手段,试图收买使团中的人员,造成使团的内部分裂。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回中国的官员出乎意料地成了铁板一块,根本没有哪个是收买得了的。
当时便有从京城回莫斯科,路过恰尔图的鄂罗斯使节,见萨瓦为这事惊奇不已,便嘲笑他:“你也去过京城,难道就真的没有听说过咏大人和他的衙门吗?”
萨瓦:“……我就不信了,难不成咏大人还真就没有什么能求到我头上的?”
可是一转眼,石咏还就真的求到了萨瓦这里,表示想要从他手下买下一名奴隶。
这名奴隶,名叫米科,金发碧眼,肤色却微黑,应当是长年累月暴晒的结果。据说是彼得大帝时期率领鄂罗斯远征俘获的俘虏,备受欺凌,因此精神受了刺激,不会说话也不听不大懂别人说的话,被萨瓦当做奴隶使唤,时时打骂捉弄。石咏见了,心生不忍,于是来见萨瓦,想要买下米科此人。
萨瓦心知拉拢石咏的机会来了,于是命人将米科洗剥干净,换上一套体面的衣衫,神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