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 6)
笑,倒不气。只觉现在的小年轻真会使唤人,吩咐事情都不带用敬语。那架势宛如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颐气廪人。不敌李莲英,却不输童贯。
要他背后没有沈南逸,魏北才懒得拿正眼相看。
实际没有沈南逸,魏北与辛博欧这种人,此生不会有交集。他们截然不同,本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辛博欧说他去上学,魏北不得不承认,他羡慕。他这辈子或许永无机会踏进那个门槛,而辛博欧的未来,是正儿八经名校毕业、学通透学明白了的演员。
这是质的不同。
等到沈南逸下楼时,魏北坐在沙发上看书。看的是一本现实暗喻文学,讲如何从帝国主义演变为民主制度。但历史会重演,一切都会重现。
魏北才看过半,对书中讲柏拉图理想国并不感冒。柏拉图曾指责荷马的诗后,说:“因为它们愈美,就愈不宜于讲给‘要自由,宁死不做奴隶’的青年人和成年人听。”
这种理想国,这种思想管控,“制度”对民众的言论引导和固定化,怎能算作给人的教育。
“意思是,诗再美,如果不符合对青年和成年人的教育要求,也要被删掉、被禁止。”
后半句不是魏北读的,他抬头,沈南逸穿着西装站在跟前。
低沉嗓音压得性感,很厚重,听不出是个老烟枪。
魏北莫名耳朵发烫,多年来他无法拒绝两件事。一是钱,二是沈南逸的那把嗓子。
足够激起他的欲望。
“博欧走了?你给他做早餐没。”
“辛.....他说自己急着上学,出门吃。早上做的牛奶配三明治,冷了,就给倒了。”魏北下意识揉耳朵,接着埋头。
沈南逸性格偏冷,乖觉。怪癖亦不少,比如冷掉的饭菜绝不吃,热一遍也不行。
“下次你给他准备点速热食物,博欧还小,不吃早饭容易得胃病。”沈南逸这老色鬼,居然开始关心别人的饮食起居。要不是魏北定力足够,真要冷笑几声。
“我今天出门办事,博欧不回家,晚餐你自己安排。明天博欧有表演,我会去看。”
魏北点头:“意思是你们明晚回来。”
“不一定,可能会。”沈南逸说,“我妈来了,带博欧去见见她。”
沈南逸这话听来轻描淡写,落在魏北耳里,堪比惊雷。
到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