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洋彼岸的生活2(2 / 4)
?”
点点头,曾经在科隆时她听老师讲过,也曾有幸存者将那段悲惨的往事以亲身经历传记下来,永远在为阿尔玛罗斯哭泣的瓜达尼尼小提琴。想到曾经那位故事主角阿尔玛罗斯在1944年死在了奥斯维辛,头一年她的丈夫为求自保与她离婚撇清关系,又是一个大难临头各自飞负心人啊!
坐在墓阶之上颇为惆怅的格拉齐,阴暗的树影投射在他的脸上,一股忧郁油然而生,是怎样的故事让老师这般神伤?
“老师?”
“晓晓,你也来坐吧!这段故事说起来就有些长了,你看着这位女子,她是你这把琴的上一位主人。”照片上的女子那明媚淡然的笑容,仿佛就像女子还在世一般,那般年轻的容颜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可惜……
顺着老师的目光,晓晓探询的延伸看向那张照片,即便是单调的黑白色,快速的扫视了一下墓碑上的名字,中国人?
在她所知的国人弹奏的音乐史中,并没有一个人在那个年代就使用过瓜达尼尼啊?
好似看出晓晓眼中的疑问,格拉齐拿着手帕慢慢的擦拭这这把古老的琴,看着他宝贝的学生,他终于还是完成了女子曾经的愿望,找到了能让它发出天籁之声的演奏者。
“这个故事还要从1930年开始说起,年仅15岁的小女孩从青岛坐船远渡重洋来到柏林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她遇到一位年轻的钢琴才子,可是在那战争疑云密布的年代,平静的生活又能有几时,全国征兵令凡是年满20岁身心无障碍的男子都被征召入伍,在离开柏林走上前线的那一夜,他将家族中珍藏的那把瓜达尼尼作为订婚之物送予了女子……”
似乎之后的更为沉痛吧!原本坐着格拉齐停顿口中的叙述,站起身来看向墓碑上另一张男子的照片,典型的日耳曼人的面孔,从黑白的照片上看都能想象曾经的金发碧眼……
“那个时候走上战场的男人又有几个能够回来,他努力的在前线活了下来却被送进了冰天雪地的战俘营……女子没有听他的话在柏林一等就是5年,战争结束了他却还是没有回来,她既然而然走上了寻找他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这把琴会流落到我父亲的手中,也因为这把琴我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
“那最后呢?老师,她找到了她的丈夫吗?”这个墓里葬的不会是衣冠冢吧!
“上天的眷顾啊!再一个五年他们一同回到了柏林,然而物是人非的柏林在一片废墟之中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