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科隆国际音乐大赛 1(5 / 6)
有特色在于音乐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大相径庭,在他的作曲中找不到明显前人作品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当代诗歌的引用或哲学性的散文引言为首,他的作品是在其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无意中找到手稿才得以发表,所以在演奏时晓晓只能根据Le Lys的引言、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自身的情感表达来演绎这首曲子,对于一首不太了解的曲子就贸然的去演奏,这样真的能拉奏的好吗?
她能演奏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吗?尽管晓晓对于自己选择存有些许的疑虑,可是再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的竞争者,在这场比赛中,参与者更多是与晓晓同龄者(成年组从16-32岁报名),好胜的拼劲充满内心,俗话说不想打胜仗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大家的目标都是颁奖台……晓晓不想输给别人,能够演奏好巴赫小无而晋级第二轮的参赛者在演奏技巧上也是非常优秀的,不愿意输的想法促使晓晓决定冒险一次。
敢于冒险才有可能成功!但是冒险的基础那也必须有深厚的演奏功底和情感表达,晓晓坚信多倍努力付出一定能收获到成功。结合两位老师以及法国音乐界多位对此曲有过研究的音乐教授意见,经过在前期近一个月的摸索演奏,对于这首曲子的成功演绎晓晓把握在8成以上,另外2成就看上帝的旨意吧!
“你好,晓晓,欢迎你来到这,我是你的伴奏安娜,下面快轮到你练习了,请往这边走。”
“谢谢,很高兴认识你安娜”晓晓一边向安娜表达自己的感谢,一边跟随安娜来到大赛组织方准备的练习室,走到门口是隐约还能听到里面的演奏声……
“克劳迪娅、茱莉亚,时间到了哦!换下一位练习了。”安娜并没有在意对方还在拉奏中,啪啪手示意打断了练习,前一位如果占用了下一位比赛者的练习时间这是不公平的……这就是德国人办事的严谨作风。
“哎呀,这么快?跟茱莉亚一起练习,太投入了总是忘记时间。”克劳迪娅一边收拾琴谱一边和安娜寒暄道。
“我了解你的心情,不过这是规定,下一位参赛者已经来了哦!”
此时茱莉亚一边整理琴盒,随意的看向门口,然后看到晓晓时她震惊里的神情,忘了还在整理的东西,让旁人对此感到疑惑不已,但是大家包括晓晓自己都没有问出口,现在并不是闲谈的好时机,后面还有等着练习的参赛者了。
茱莉亚临走前狠狠的盯了晓晓一眼后撂下一句“你太小看比赛了……”
……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